1.1 复议申请的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当申请人对财产保全裁定或驳回申请裁定不服时,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一次复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十日内进行审查。
1.2 复议决定的处理
对于申请保全裁定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如果复议理由成立,将撤销或变更原裁定;如果复议理由不成立,则驳回复议申请。对于申请驳回裁定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如果复议理由成立,将撤销原裁定并采取保全措施;如果复议理由不成立,则驳回复议申请。
二、诉讼财产保全的条件
2.1 提出申请的要求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在可能导致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中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此外,根据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未立即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将导致其合法权益无法弥补的损害,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特殊情况下,即使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人民法院也可以在必要时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2.2 提供担保的要求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作为财产保全措施的条件。如果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申请将被驳回。
2.3 财产保全的目的
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保全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或避免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导致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
2.4 保全财产的范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财产保全的范围仅限于请求的范围,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三、财产保全案外人的异议处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财产保全裁定或先于执行的裁定不服时,可以申请一次复议。复议期间不会停止裁定的执行。根据《民诉意见》的规定,对于当事人不服财产保全或先于执行的裁定提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及时审查。如果裁定正确,将通知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如果裁定不当,将作出新的裁定变更或撤销原裁定。这是我国法律对于诉讼中财产保全异议的处理规定。然而,有人认为财产保全过程不属于执行阶段,因此不能适用执行程序中处理案外人异议的法律规定,即案外人提出异议主张权利没有法律依据。根据这种观点,如果认为法院采取的保全措施侵害了他人的权益,只能由被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复议,适用复议程序处理。然而,这种观点欠缺全面性。除了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提出复议来主张保全的标的权利外,案外人也可以通过提出异议来解决保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