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 >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时间:2025-07-09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8490
中国式众筹虽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法律风险。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类型,与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相比,其法律风险最为突出和明显。那么,不同众筹模式,该如何避开相关法律风险?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第一、玩众筹如何避开刑事及行政法律风险?

众筹可能触犯刑事法律风险和行政法律风险,其中行政法律风险与刑事法律风险具有关联性和对应性。债权类众筹可能触碰非法集资类犯罪,股权类众筹可能触碰非法证券类犯罪,回报类众筹可能触碰集资诈骗类犯罪,捐赠类众筹可能触碰集资诈骗类犯罪。为避免这些风险,众筹平台需遵守法律红线。

1、债权类众筹如何避开刑事或行政法律风险?

债权类众筹需避免触碰非法集资类刑事犯罪或行政违法风险。具体做法包括:将自身定位为中介平台,不直接经手资金、不提供担保、不承诺回报、不募集资金、不建立资金池;严格审查融资方信息,防止虚假信息发布。

2、股权类众筹如何避开刑事或行政法律风险?

股权类众筹需避免触碰非法证券类刑事犯罪或行政违法风险。具体做法包括:不向非特定对象发行股份、不向超过200个特定对象发行股份、不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发行股份;严格审核投资方和项目发布方的信息,防止发布虚假信息。

3、回报类众筹如何避开刑事或行政法律风险?

回报类众筹需避免触碰集资诈骗类刑事犯罪或非法金融类行政违法行为。具体做法包括:严格审查项目发布人的信息和项目的真实性、严格监管募集资金、不为项目发起人提供担保责任。

4、捐赠类众筹如何避开刑事法律风险?

捐赠类众筹需避免被虚假公益项目信息发起人利用,触碰集资诈骗类刑事法律红线。具体做法包括:严格审查项目发布人的资格和公益项目的情况、严格监管募集资金。

第二、玩众筹如何避开民事法律风险?

为避免民事法律争议,众筹平台应设立众筹规则并与参与者签署完整的协议,对需求双方签署具体债权或股权投融资协议,对股权代持问题签署股权代持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性众筹的法律问题

    投资性众筹面临的多种法律问题。首先涉及可能触及刑法的金融犯罪行为,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等。其次,行政与民事法律风险也不可忽视,包括证券类行政违法等行政犯罪以及合同违约纠纷等民事法律问题。此外,众筹项目本身存在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风险,以及知识

  •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不同众筹模式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众筹平台需遵守法律红线,避免触碰非法集资、非法证券、集资诈骗等刑事和行政法律风险。具体做法包括严格审查项目发布信息、监管募集资金、遵守中介定位等。同时,为规避民事法律风险,众筹平台应设立规则并与参与者签署完整协议,明确各

  •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的问题。股权众筹存在不确定性,为了解决投资者的顾虑,股权众筹引入了第三方资金托管方案,保障双方权益,防止风险发生。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以促进股权众筹健康发展。

  • 一、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标准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标准和非法集资案件的证据收集。非法集资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类型,涉案金额较大者将受到刑事处罚。证据收集是判断行为人是否犯罪的关键,需全面收集言词证据、书证、电子数据等,并重点查明非法集资资金的管理、使用、用

  • 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应遵守主要规则
  • 众筹平台的收费模式
  • 非法集资处罚额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