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律师工作站全覆盖
走进汉嘉社区一楼便民服务大厅,醒目位置放着一块写有“社区律师”的公示牌,上面有社区专门律师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前两个月动力东村棚户区改造,不少居民关于房屋产权和遗产问题都是进站咨询律师得到解答的。”社区司法工作人员介绍说。
年初,西园街道根据市、区司法局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搭建律师服务基层、服务民生工作平台,与安徽高速律师事务所签订“律师进社区”法律服务合作协议,将6名律师从高档写字楼“请”进社区,为他们设立办公室,请他们按时、定点进驻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社区律师服务的方式有多种。常态的是,每周,律师至少半天进站坐班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非坐班时间,居民可按照指示牌上的号码或在社区工作人员牵线下进行电话咨询。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社区居民可电话预约律师上门服务。不仅如此,社区律师还配合街道社区进站开展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活动。
家门口享受“私人律师”服务
最近,安居苑小区居民金先生因房屋买卖与房产中介公司发生合同纠纷,合同签订并过户产权后,因贷款不到位,房产中介迟迟不将房款支付给金先生,超过了合同约定的支付日期一个多月,金先生和房产公司多次交涉未果。求助社区律师后,律师和他一起找到房产中介,告知其法律条文和违法后果,几天后,房产中介向金先生支付房款并赔偿违约金。
“社区律师专业、权威,是对基层法制平台搭建的有益补充。”西园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有居民咨询法律问题,“基本的法律问题我们可以解答,但涉及到具体诉讼,我们往往力不从心。”社区律师则能提供法律援助、代书服务、诉讼代理、法律顾问等专业法律服务,能满足居民家门口享受法律服务的心愿。
此外,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同时,社区律师也利用自己的专业和调解能力妥善解决社区常见的财产纠纷、合同纠纷、物业纠纷等等,将矛盾化解在社区,营造辖区和谐。
不同种类的法律顾问的收费及标准。A类和B类法律顾问服务包括日常法律咨询、合同审查修改、法律论证、诉讼代理等,根据服务的具体内容收取费用,并提供了详细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C类固定服务则包括上门专业法律咨询、法律服务讲座等,并规定了每年上门服务的次数和
风险代理的概念和实施方式。风险代理是一种在订立合同时无需支付代理费用的方式,而是在诉讼结束后根据协议约定的比例从胜诉或执行所得中支付费用。这种代理方式重新分配了诉讼风险,鼓励律师为委托人争取最大利益。在实施风险代理时,律师和委托人之间需建立信任,同时
律师在侵权案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律师能够判断侵权构成,参与调解纠纷,选择合适的案由,并在侵权鉴定和法庭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律师具有亲民、精通法律、相对中立性的优势,能够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提出合理建议,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欠条借条的法律效力。在我国法律下,借条只需借款人亲自签字或按手印即具有法律效力,无需第三方见证。第三方律师见证是对法律行为或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并证明的律师非诉讼业务活动。律师见证的流程包括接受委托、审查材料、见证法律文件制作和复制等步骤。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