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诉讼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助于简化诉讼程序,实现诉讼经济,同时也可以避免裁判之间的矛盾。根据《行诉法解释》,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进行合并审理:
当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的行政行为,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这些行政行为不服并向同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可以将这些诉讼合并审理。
当行政机关针对同一事实对多个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分别作出具体的行政行为,而这些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这些行政行为不服并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可以将这些诉讼合并审理。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原告对这一行政行为不服并向同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可以将这些诉讼合并审理。
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其他情形。
并案审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无牵连关系的合并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纠纷之间没有任何法律上或事实上的牵连关系的合并。例如,原告对同一被告依买卖合同关系请求给付价金,同时又依租赁合同关系请求迁出房屋,以及依票据关系请求给付票款,以及依相邻权请求排除妨碍等等,法院将这几个诉讼标的合并审理,这就是无牵连关系的纠纷案件的合并。
有牵连关系的合并是指一个案件的成立必须以其他案件成立为前提的合并。有牵连关系的合并分为两种:
(1) 法律上的牵连关系:例如,原告对同一被告向法院提起确认买卖合同无效的诉讼,合并提起返还财物及赔偿损失的诉讼。
(2) 事实上的牵连关系:例如,在同一个合同中,既约定买卖电脑,又约定租赁一辆汽车、房屋,原告合并提起履行这个合同的三项内容的诉讼。
当事人近亲属参加诉讼的合并包括原告及其近亲属参加诉讼的合并和被告及其近亲属参加诉讼的合并。例如,原告及其近亲属与被告及其近亲属发生打架,原告及其近亲属、被告及其近亲属均在同一纠纷中分别受伤,原告及其近亲属要求被告赔偿,被告及其近亲属亦要求原告赔偿的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法庭调解书未下达前被告是否可以反诉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调解书未下达前没有法律效力,被告可以提起反诉,但需满足条件。反诉是独立的诉讼请求,能抵销或并吞本诉原告的请求,具有给付内容,可合并审理以简化程序、节约资源和保护当事人权益。
反诉与本诉当事人的同一性特征,即只有本诉的被告能向原告提出反诉。反诉提出需遵守时机、法院和管辖权规定,并须适用同一种诉讼程序。反诉的诉讼标的须与本诉有牵连关系,才能合并审理。不是本诉的被告等无权提出反诉。
合并审理的条件。合并审理是将相互关联的民事纠纷案件合并为一个案件进行审理。其条件包括:受诉法院对合并案件具有管辖权,并适用于同一诉讼程序;同一原告或被告在同一诉讼程序中提出多个诉讼标的;原告或被告的近亲属提出具有相互关联的诉讼标的。同时,合并审理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