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法 > 民事诉讼共同原告委托另一名原告代理可以吗

民事诉讼共同原告委托另一名原告代理可以吗

时间:2024-08-11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071
共同诉讼是国诉讼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一般是指案件一方或者双方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是的诉讼当事人形成的。共同诉讼可以分为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两种,那么民事诉讼共同原告委托另一名原告代理可以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共同诉讼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一种观点:共同诉讼当事人之间不能相互委托

根据一种观点,共同诉讼当事人之间不能相互委托代理。这是因为委托代理人是代表公民或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事,并为被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既然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事,代表的就是被代理人的利益。作为共同诉讼中的当事人,不可能同时担任委托代理人和原告或被告的角色,否则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包括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当事人所在单位或社会团体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被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合充当诉讼代理人的人,都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然而,在这些规定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之间可以互相委托代理,而且第四款还规定了可能损害当事人利益的人不适合作为委托代理人。

另一种观点: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之间可以相互委托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必要共同诉讼中,当事人之间可以相互委托代理。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相同,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并作出一致判决的共同诉讼。而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共同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且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的诉讼。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共同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具有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具有效力。由此可见,共同诉讼当事人之间能否相互委托代理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共同的权利义务。如果存在共同的权利义务,则可以相互委托代理;如果没有,则只能代表自己进行诉讼。

在必要共同诉讼中,其主要特征是诉讼标的的同一性。假设在共同诉讼中,原告之间的诉讼标的是相同的,那么他们的诉讼目的也是一致的。因此,一方原告代表另一方原告进行诉讼并不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而且这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允许当事人之间相互委托代理。

笔者观点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在具有共同目的或利益的情况下,共同诉讼当事人之间是可以相互委托代理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强制法定时限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公民或组织未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时限为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超过时限的诉讼将不予受理,除非有正当

  • 智力残疾的人如何起诉离婚

    智力残疾的人可以由其亲属代为诉讼,亲属不愿意代为诉讼的,可以委托代理人或者由人民制定一名法定代理人。《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第五十

  • 民事案件有辩护人吗

    民事诉讼案件是没有辩护人的,刑事案件才有辩护人。民事案件是可以委托代理人的,代理人就相当于刑事案件的辩护人,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公民委托律师时,要注意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是不同的,刑事案件委托律师时,是委托辩护人,律师为犯罪嫌

  • 民事诉讼共同原告委托另一名原告代理可以吗

    一种观点认为共同诉讼当事人之间不能相互委托。既然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那代表的就是被代理人的利益,而作为共同诉讼中的当事人不可能身兼多职,一方为委托代理人一方又为原告或被告进行诉讼,这样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同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8条

  • 劳动仲裁可以委托朋友出庭吗
  • 交通事故被起诉是否要出庭受审
  • 民商案件委托代理合同范本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