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法 > 法院上诉要多少钱

法院上诉要多少钱

时间:2024-12-16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113
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一审民事判决或者刑事判决不服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人民法院是法定的国家审判机关,需要启动二审程序。那么,如果是法院上诉要多少钱?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上诉费用的收取

根据法律规定,上诉是需要支付费用的。如果一审未减半收费,那么二审的诉讼费用与一审相同;如果一审减半收费,那么二审的诉讼费用也会减半。

是否可以对中级法院判决再次上诉

首先,需要确定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是一审案件还是二审案件。如果是一审案件,那么可以进行上诉;如果是二审案件,则不能再次上诉。

上诉的程序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不满意,可以选择上诉。当事人可以通过向原审法院提出上诉来进行上诉程序。尽管当事人也可以向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但最终还是会回到原审法院,因此一般建议直接向原审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程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原审人民法院应在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2.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三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上诉提起的条件

只要上诉权主体对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提出上诉,人民法院就应当受理,并引起第二审程序。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才能提出抗诉。具体表现为:

上诉提起的条件包括:

1. 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 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有罪而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

3. 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

4. 认为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5. 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错误;

6.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

谁可以提起上诉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对地方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不服,必须在收到判决书后的10日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第二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不服的上诉人,提起上诉的期限为5日。原审法院作出判决、裁定后,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请求。

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包括:

1.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2. 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起上诉;

3.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起上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指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上诉人信息

    **国际有限公司与浙江省**经济贸易开发公司之间的提单侵权纠纷。**国际有限公司不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提起上诉。案件涉及提单签发、货物运抵、查封扣押以及变卖等环节。案件经过多次审理和诉讼,最终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审此案。

  • 可能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是多少

    可能判处五年以上但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十年。数罪并罚情况下的刑期执行规则包括判决宣告前、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的不同情形。在看守所期间,犯罪嫌疑人是不被允许打电话的。律师在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中,会见在押犯需要经过侦查机关的批准,其他情况下有权

  • 刑事上诉状范本

    上诉人XXX因不服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而提出上诉。他主张自己在走私犯罪中是从犯,而非主犯,并且构成立功,请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认定并减轻处罚。

  •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已过上诉期,是否还可以上诉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并已过上诉期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上诉的问题。已过期则不能再上诉。同时详细阐述了上诉的程序、提起条件及哪些人有权提起上诉,包括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等。

  •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
  • 法院传票送达之前能否撤诉
  • 被告辩称款项为约定款项,原告主张委托法律关系证据不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