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构成 > 信托财产 > 信托关系的本质及信托财产独立性

信托关系的本质及信托财产独立性

时间:2024-11-11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681
[摘要]本文基于对信托委托关系和信托财产独立性的理解,确认信托关系的委托性基础,缓解信托与委托关系不易区分,长期存在的尴尬局面。通过对信托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分析,梳理信托法律关系。

信托法律关系的本质

一、信托关系是委托

对于信托与委托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二者不同,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委托关系是代理、行纪、居间和信托等基础关系的共同点。根据委托权限、外部关系、后果承担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委托关系分为代理、行纪、居间和信托等不同的委托种类。在中国,行纪合同被认为是信托最初的表现形式,这一观点在法律规定中也得到了体现。

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根据英美信托法,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不受信托当事人任何一方债权人的追及。委托人将财产交付信托后,失去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受托人取得了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但无法享有该财产带来的利益。受益人虽享有受益权,但并不拥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因此,信托关系一旦设定,信托财产呈现出独立性的特征。

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表现为:受托人必须将信托财产单独管理,不得与自有财产混淆;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债权人无权对信托财产主张权利;剩余的信托利益应归入信托财产;管理信托财产的损失应由信托财产承担。这些法律规定进一步强化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特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信托法中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探讨

    我国《信托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缺陷。该法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立法时,规定委托人为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存在信托与委托难以区分的问题,且无法为遗嘱信托情形下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提供法律依据。信托财产归属问题是信托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要

  • 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不同

    诉讼信托与诉讼代理在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权限、法律关系稳定性及内部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在诉讼信托中,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产生的诉讼利益归属视情况而定,且拥有广泛的诉讼权限,法律关系相对稳定,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而在诉讼代

  • 集合资金信托的定义及要求

    集合资金信托的定义及要求。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单独或集合不同委托人的资金进行管理,设立集合信托计划时需要向注册地银监局报告。异地推介集合信托计划需经审批,并只能在两个城市进行推介。非金融机构不得推介集合信托计划,而异地推介是指信托投资公司在其他城市向潜在

  • 选择信誉良好的信托公司

    如何选择信誉良好的信托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投资者应该关注信托公司的资金实力、诚信度、资产状况、人员素质以及历史业绩。同时,考察信托产品的盈利前景和信托项目的担保情况,包括关注信托项目所处行业、现金流稳定性以及市场前景等。最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

  • 我国关于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规定
  • 信托关系的本质及信托财产独立性
  • 信托财产的条件有哪些
信托构成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