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法律法规 > 信托法规 > 公益信托具有哪些特点

公益信托具有哪些特点

时间:2024-03-12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853
以往,若要从事如教育、文化、慈善,宗教等公益活动,较常见的方式为成立财团法人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然而,成立基金会有其相关限制及规范,那么公益信托具有哪些特点?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公益信托的特点

公益信托是以慈善、文化、学术、技艺、宗教、祭祀或其它公共利益为目的,由个人或团体捐赠设立之信托。相较于基金会的设立,公益信托具有以下特点:

1. 设立程序便利

公益信托的设立程序由受托银行负责提出,并经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许可即可设立,无需再进行法人登记。这使得公益信托的设立更为便利。

2. 无最低金额限制

与基金会不同,公益信托在设立时原则上没有最低金额的限制。这为捐赠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3. 资产运用弹性大

公益信托的资产运用具有较大的弹性,既可以动用本金,也可以动用孳息。甚至在必要时,也可以将本金用完为止。这使得公益信托的资金运用更加灵活。

4. 无需设立办公场所和专任人员

相比于其他组织形式,公益信托无需设置办公场所和专任人员。与之相关的事务由受托银行负责办理,减少了组织的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公益信托具有财团法人基金会的公益功能,并且更具有便利和透明的特性。然而,由于社会对公益信托的了解较少,新闻媒体的报道也较少,导致公益信托的需求很少。同时,信托业者也很少将公益信托业务列入主要发展的信托业务,这导致设立的公益信托案件非常少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及其作用。保护信托是为防止子女因不良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而设立的,委托人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向子女支付信托收益。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将自动终止,并转为自由裁量信托,保护信托财产免受债权人追索。保护信托包含基本信托和自由裁量

  •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当事人数量、财产所有权变化、成立条件、财产控制程度、权限和期限稳定性等方面。信托涉及多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转移,受托人享有广泛权限和充分自由;而委托代理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不转移,受托人权限较狭小并需接受委托

  • 信托终止的情形

    信托终止的各种情形。根据办法第四十三条,信托终止的情形包括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信托存续违反目的、信托目的实现或不能实现、当事人协商同意、期限届满、被解除或被撤销以及全体受益人放弃信托受益权等。信托终止时,信托投资公司需制作清算报告,经受益人或

  • 管理遗产信托:成立和终结

    管理遗产信托的成立和终结。管理遗产信托主要用于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分为继承未定前和继承人已定后两种情况。其成立和终结情况均涉及遗嘱、继承人和受托人。当继承人能够自行理财并接收遗产时,信托关系终止。此外,特定期限结束或特殊情况发生时,信托关系也可能终止。

  • 保护信托的构成要素
  • 信托的职能都有哪些
  • 信托法中公益信托的分类有哪些
信托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