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法律法规 > 信托法规 > 法人财产权的法律规定及其文义解释

法人财产权的法律规定及其文义解释

时间:2023-09-2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872
一、法人财产权的法律规定及其文义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的公司股东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照其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

国有企业财产权的独立性和独立支配权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第27—29条规定,国有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独立支配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政府和监督机构不得直接支配企业法人财产,不得以任何形式抽取注入企业的资本金,不得调取企业财产,不得以任何名义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国家对企业承担的财产责任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股东与企业的所有者关系

以上两项规定说明了公司或企业的股东(出资者)在投入资本时享有权益及对公司施以控制,并对公司的资产享有所有权。国家授权的机构、部门或国有企业作为股东(出资者)时,则具有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其投入的资本及形成的资产归国家所有。

公司或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的权利和责任

公司或企业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法人,对法律上明确由其支配的资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就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股东(出资者)作为所有者,不对公司或企业的行为直接承担任何责任。

公司或企业收益的归属

根据所有权或私有权的原则,公司或企业经营的任何收益,在未依法或依约分配给各股东、公司管理者、职工,未用以向国家纳税或向债权人偿债之前,均应属于全体股东所有。财产的孳息或收益应归财产的所有者所有,直至全部生产资料均归社会所有,亦即实现共产主义之前,这一原则在任何国家的法律上都将是有效的,不容被废弃的。因而法人财产权中不应包括收益权。

对法人财产权和股东权讨论的回顾

法人财产权问题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其法学界关于国有企业的地位及其财产权性质的讨论。在这一讨论中,出现了企业私有权或所有权观点、双重所有权观点和经营管理权观点等不同观点。在我国学者的讨论中,出现了用益权观点、委托经营权观点和几种双重所有权观点等新观点。其中,经营管理权观点被认为较为可取,但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无法解决企业作为政府机关附属物、受政府机关任意干预或支配的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及其作用。保护信托是为防止子女因不良行为导致财产损失而设立的,委托人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向子女支付信托收益。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将自动终止,并转为自由裁量信托,保护信托财产免受债权人追索。保护信托包含基本信托和自由裁量

  • 仓单质押与企业

    仓单质押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内容。仓单作为财产权利,可用来质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多种权利都可以被质押或出质,包括仓单等。动产质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

  • 碰上套路贷,房产证不还怎么办

    套路贷中借款人拿了房产证不还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因为这种行为非法侵犯了借款人的财产权利,属于刑事犯罪。文章还介绍了套路贷的五个典型套路,包括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制造银行流水痕迹、单方面肆意认定被害人违约、恶意垒高借款金额以及软硬兼

  •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当事人数量、财产所有权变化、成立条件、财产控制程度、权限和期限稳定性等方面。信托涉及多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转移,受托人享有广泛权限和充分自由;而委托代理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不转移,受托人权限较狭小并需接受委托

  • 信托终止的情形
  • 管理遗产信托:成立和终结
  • 保护信托的构成要素
信托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