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如何举报价格欺诈

如何举报价格欺诈

时间:2024-06-17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969
网购把中国人引入了网上购物的热潮,周边的人很难找出一两个没有支付宝、不曾在网上购物的人,电商也的确为大家带了了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但与此同时,也许您不知道,网购也存在诸多隐患,比如:“价格欺诈”就是其一。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有关“价格欺诈如何举报”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举报价格欺诈

遭遇价格欺诈,可以通过拨打“12315”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网上留言等方式向物价部门投诉。投诉时,需要提供被举报人违法违规的事实及有关证据。所以,大家在消费时要注意保留证据材料,如发票、消费清单、收据、刷卡记录、银行汇款记录、网上交易支付成功的页面截屏等。如果投诉医院收费问题,还可一并提供病历相关部分的复印件;投诉商品明码标价问题,可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以证明标价情况。

价格欺诈的13种行为

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1. 标价欺诈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

2. 两种标价欺诈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 欺骗性标价欺诈

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4. 虚假价格标示欺诈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 折扣幅度不符欺诈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 不标示处理品价格欺诈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 馈赠物品标示欺诈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 含糊标示附加条件欺诈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 虚假宣传欺诈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10. 不履行价格承诺欺诈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 虚假比价欺诈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12. 质量与价格不符欺诈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3. 虚假政府定价欺诈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包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要求。同时,文章还指出了网络价格欺诈的三种方式,包括虚构比价信息、虚构商品优惠幅度和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等欺诈手段。

  •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 案情

    钟某和田某之间的商品房转让纠纷。钟某认为田某在房屋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返还多收的房屋转让款。对此存在三种分歧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田某应该返还多收的4000元,但不应当双倍返还。田某故意多报购买价格属于提供虚假情况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

  •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包括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股东知情权与查阅权的关系以及查阅权和复制摘抄权的关系。文章指出,股东可以查阅的资料范围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等六类资料,但不包括原始材料或数据。在执行过程中,对于旧公司法没有规定的事项,可以参照

  •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 股东知情权的限制问题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