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价格欺诈表现形式有哪些

价格欺诈表现形式有哪些

时间:2024-12-24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009
价格欺诈行为是不正当价格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行为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因此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价格欺诈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

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

1.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是指商家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虚假价格,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饭店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在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声称标价签上标的是小象鼻蚌。

2. 两套价格

两套价格是指商家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例如,某酒店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但在结帐时却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这样,消费者点了12种炒菜后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共多收36元。

3. 模糊标价

模糊标价是指商家使用误导性文字或标识进行价格宣传。例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但其标价误导性地明示“出厂价”为950元,而实际出厂价是920元。

4. 虚夸标价

虚夸标价是指商家在宣传中使用夸大或虚假的价格比较,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宣传称“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但实际上其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

5. 虚假折价

虚假折价是指商家在价格宣传中使用虚假的折扣信息,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商店以“全场2折”进行价格宣传,但实际上只有2种商品按2折销售。

6. 模糊赠售

模糊赠售是指商家在赠送商品时不明确品名和数量,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餐饮公司在经营场所宣传“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但未标明赠送商品的品名和数量。

7. 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隐蔽价格附加条件是指商家在促销活动中隐藏价格使用条件,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百货公司采取“购物返A、B券”的手段促销,但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能使用。

8. 虚构原价

虚构原价是指商家在降价销售时虚构商品的原价,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商场销售皮夹子,使用降价标价签标示原价158元,现价98元,但不能提供原价的交易票据。

9. 不履行价格承诺

不履行价格承诺是指商家未按照承诺的价格进行销售,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超市承诺在特定时间段购买某品牌清洁抹布实行买三送一,但实际消费者购买后并未获得赠送。

10. 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

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是指商家销售的商品质量或数量与标价不符,以误导消费者。例如,某机电产品商店将返修的电冰箱按正品价格销售,质量与价格不符。又如某商店销售价格3元的袋装白糖,标示每袋重量1000克,但实际每袋重量仅有750克,数量与价格不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购房者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购房者享有开发商告知房屋或土地是否设定抵押、明示相关法规和合同文本、规划设计变更通知、销售中介代理机构提供文件和说明真实情况以及逾期交付房屋事实的告知等权利。知情权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具

  • 价格欺诈常见形式
  •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