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刑事责任是什么
时间:2023-10-01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价格欺诈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尽管这种新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但大多是属于民事案件的范畴,并不会涉及到刑事上,其实价格欺诈也与刑事案件有直接关联。那么,价格欺诈刑事责任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给你主要介绍相关知识。
价格欺诈的刑事责任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相关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没收违法所得。同时,对于违法所得,将处以不超过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将处以不低于5万元但不超过50万元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价格欺诈行为,相关部门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根据《合同法》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对于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
如果消费者因为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而受到损害,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进行赔偿。如果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消费者可以向行政主管部门请求予以惩处。如果广告的经营者无法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和地址,该经营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广告法》
根据《广告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导致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广告主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如果广告经营者或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然设计、制作、发布,他们也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广告经营者或者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和地址,他们应当承担全部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医院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医院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而是构成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文中还详述了合同诈骗与诈骗的定义及相应处罚,并简要介绍了医疗保险报销的条件。
-
辞退职工的要求
企业辞退职工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试用期不合格、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欺诈、胁迫或违背真实意思、被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企业重整、生产经营困难以及转产
-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