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不标、错标、漏标或不按规定方式标价,或者标注的价格经查远超正常的市场价,也可被视作非明码标价,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旅游服务“缩水”,游客有权索赔。依照我国《旅游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旅行社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改变旅游行程、遗漏旅游景点、减少旅游服务项目、降低旅游服务标准,否则应当依照约定及法律规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规定,对于旅行社提出的自费旅游项目,消费者有权利知晓价格和服务内容,并且可以选择拒绝参加。导游和领队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对于免费旅游券,消费者有必要详细了解清楚旅游券的具体内容,如旅游行程安排、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自己与旅行社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心中有数,并与商家或者旅行社签订合同,做到有据可查。至于旅行社,强制消费者购物或交钱作为补偿,显然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应当受到惩处。
我国旅游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景区、住宿经营者将其部分经营项目或者场地交由他人从事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旅游交通等经营的,应当对实际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给旅游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
“天价菜单”的频频出现,主要原因在于经营者缺失诚信,或者作虚假的、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强制交易。
对此,一方面,经营者必须依法诚信经营,履行法律规定的提示说明义务,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事先询问清楚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等信息,一旦遭遇“天价菜单”,及时保存相关证据。
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强加付费项目的法律处理方式。当旅游者因拒绝购物活动或额外付费项目被增收费用时,可要求旅游经营者返还。法律依据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受到法律保护。旅游经营者差异收费会影响旅游者的权益,导致不公
销售隐瞒新车缺陷的维权途径。当消费者遭遇消费欺诈,如汽车经销商隐瞒新车缺陷,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权: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
新《消法》中关于耐用品问题责任承担的规定。新规定减轻了消费者的举证责任,规定经营者须承担瑕疵的举证责任,以解决消费者维权难题,减少鉴定难题和成本高等问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维权困难性的原因,包括消费者自身原因、经营者原因和政府原因。消费者作为个体在消费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面对商家和企业的财力和物力优势,以及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另外,政府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和力度不足也让维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商家的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