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误标价格,损失自己承担
【案情简介】
法庭上,网店辩称,其在网上对销售商品详细介绍,目的不是订立合同而是吸引消费者,原被告双方订立的合同不成立。即便合同成立,被告由于疏忽大意,将原本售价为31999元的商品误标为3199元,原告利用被告的疏忽大意大量恶意购买,双方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应予撤销。
【判决结果】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网上发布的商品信息明晰地记载了商品的名称、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方式等,符合合同要约的全部特征,并非产品的宣传方式或者要约邀请,原告按照网上设定的交易程序进行交易并完成订购、付款,构成对网店要约的有效承诺,双方间的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最终,法院判决被告继续履行案涉合同,并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原告交付液晶电视机3台。
【法官点评】
电子交易应以维护交易效率、交易安全作为价值取向,如此有利于经营者秉承谨慎、诚信的经营理念,对其发布的产品要约信息负责。如果赋予经营者以显失公平等事由撤销合同,将危害交易安全与稳定,最终损害的是不特定消费者的利益。
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强加付费项目的法律处理方式。当旅游者因拒绝购物活动或额外付费项目被增收费用时,可要求旅游经营者返还。法律依据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受到法律保护。旅游经营者差异收费会影响旅游者的权益,导致不公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的中联ZLJ5419Q50H浦沅全液压汽车起重机存在质量问题。投诉单位购买后不到一个月出现大量问题,经过多次维修仍未能完全修复,严重影响使用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被投诉单位无视消费者权益,投诉人将依法维权
销售假冒商品涉及的法律问题。根据不同法律的规定,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刑法,销售假冒商品的行为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和制裁。销售不符合保障标准的产品的经营者需承担多种责任,包括赔偿消费者损失和罚款等。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关于鞋子的三包期问题以及产品维修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在三包期内,商家需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并赔偿消费者损失。虽然三包期已过,商家仍有权对产品进行维修并要求消费者支付维修费用。文章还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