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张某欲购一台笔记本电脑,前往李某开的电脑专营店购买,店门口立有一公告写着“假一赔十”。后张某在店内购买了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拿回家后上网验证防伪代码并经专业人员鉴定,发现电脑属于假冒伪劣产品。张某遂找到李某要求其履行“假一赔十”的承诺,对于李某是否应该履行“假一赔十”的责任产生了分歧。
【分歧】
对于李某是否应该履行“假一赔十”的责任有如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假一赔十”过分加重了李某的负担,属于无效的格式条款,所以李某无需履行该承诺。
第二种意见认为“假一赔十”没有被订立在合同中,双方并没有达成此合意,所以该承诺对李某没有约束力。
第三种意见认为“假一赔十”是李某自愿作出的真实的承诺,是李某真实的意思表示,应认定为有效,李某应对张某履行“假一赔十”的责任。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理由如下:
首先,李某“假一赔十”的承诺不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范畴,我国《合同法》第40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所以李某的“假一赔十”的条款并不属于该范畴,不应被认定为无效的格式条款。
其次,李某承诺“假一赔十”的行为应该认定为单方允诺。单方允诺是指表意人向相对人作出的为自己设定某种义务,使相对人取得某种权利的意思表示。单方允诺又被称为“单独行为”或“单务约束”。单方允诺是表意人单方作出的意思表示,不需要任何人的任何表示,即发生法律效力。单方允诺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表意人作出意思表示之时,就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表意人即负有了其为自己所设定的义务。李某做出的“假一赔十”的承诺,是在其意思表示真实且自由的情况下自愿做出的行为,属于单方允诺的范畴,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单方允诺虽为表意人单方的意思表示,单方允诺之债并不是在表意人作出表意时即成立,由于表意人往往在意思表示中提出相对人取得权利的条件,因而在表意人作出意思表示时,相对人是不确定的。由于债的关系的主体都应是特定的,因而在相对人不确定时单方允诺之债并不成立。单方允诺之债为附条件的债务,当具备条件的相对人出现时,单方允诺之债对双方当事人生效。本案中张某买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即符合李某单方允诺所附的条件,应认定单方允诺有效。
文章-源于网络
一起关于保险公司免责条款的争议案件。王女士投保后因病住院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但保险公司以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为由拒绝理赔。法院最终判决保险公司应支付保险金,因为保险公司未能明确说明免责条款的具体内容,且相关条款应解释为不利于保险公司的格式条款。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之间的区别。格式条款是不能协商的预先制订的条款,可以反复使用以简化谈判和降低交易费用。而示范文本则是参考性的,可以被双方协商修改,不一定为反复使用而制定。关键区别在于条款是否可协商及是否定型化。
网购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原则。当事人可书面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在网购纠纷中,双方可通过书面方式选择管辖法院所在地,但需买方明确同意,否则格式条款无效。若无约定,则由《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实
二中院审理的两起涉及网络购物协议管辖条款的案件。这些案件涉及消费者与电商之间的纠纷,电商公司根据服务协议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提出管辖权异议。协议管辖条款多为格式条款,给消费者维权造成障碍,增加诉讼成本和负担。人民法院对协议管辖条款进行实体审查,以维护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