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经营者的自律义务
时间:2025-01-2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加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的制度
一、背景
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流通领域的食品经营者。
三、食品采购查验
食品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必须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信息。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对于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四、食品质量查验
在购进食品时,必须对食品标识、外部感官和内在质量进行查验,以确保食品质量可靠、标识正确。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以下事项:1. 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2. 成分或者配料表;3. 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 保质期;5. 产品标准代号;6. 贮存条件;7.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8. 生产许可证编号;9. 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五、禁止购进的食品
食品经营者禁止购进以下食品:1.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2. 含有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3.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4. 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5. 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6. 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7. 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8.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9. 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10. 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如防病等特殊需要的食品;11. 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食品经营活动的法律要求
食品经营活动的法律要求。食品经营者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食品安全;符合经营场所要求,具备相关设备和设施;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妥善贮存食品并处理不合格食品。
-
食品标签瑕疵是否需要产品召回
食品标签瑕疵是否需要产品召回的问题。根据国家的食品召回制度,如果食品存在标签瑕疵但不满足食品安全标准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时,生产者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并继续销售,但需要向消费者明示采取的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如果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进行召回或停止经营,监管部
-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包括食品抽样检验的程序、食品经营者建立自检体系的要求以及抽样检验结果的综合运用等方面。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同时,要求食品经营企业加强自检和抽检力度。抽样检验结果应当及时公布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合同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补充协议。同时,文章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以及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此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也被提及。
-
如何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
-
食品经营许可制度的规定
-
如何举报电商平台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