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其它消费争议 > 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有哪几种

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有哪几种

时间:2023-12-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437
如果发生消费争议,如产品质量有问题,或者消费者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消费者与经营者需要及时协商,作出解决。那么,在法律上,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有哪几种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协商和解

在处理消费争议时,首先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平等、自愿的方式进行协商,以解决纠纷。

调解方式

调解是解决消费争议的另一种方式,包括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

民间调解是指由社会组织或个人进行的调解,旨在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纠纷。

行政调解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主持的调解,以解决消费争议。

法院调解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在庭审前进行的一种调解,旨在提供一种解决纠纷的机会。

调解原则和程序

调解解决消费争议的范围和程序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必须遵循合法和自愿原则。

调解协议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调解不能强加于人,调解人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或必须达成协议。

如果调解成功,当事人之间需要签订协议。然而,这个协议并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也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诉行政部门

如果消费争议无法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当事人可以向相关的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仲裁解决纠纷

仲裁是一种通过第三方裁决来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双方当事人自愿并达成书面协议,将纠纷交给各地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具有强制性。当事人有义务执行裁决,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是一种公正的第三方活动,由仲裁组织承担仲裁任务,仲裁庭或独任仲裁员负责进行仲裁程序,包括申请、答辩、庭审、调查取证等。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然而,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不予执行,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我国的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不受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选择仲裁以及选择哪个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诉讼解决纠纷

当消费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法律规定的解决产品质量民事争议的最后途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