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的实质是指产品缺乏合理的安全性,即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判断某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的标准是看该产品是否存在不合理危险。产品瑕疵是指产品不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或者所具备的性能低于明示的产品标准,但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判断某产品是否存在瑕疵是看该产品是否具备通常应当具备的使用性、效用性以及其它约定的品质。产品缺陷关注的是产品的安全性,而产品瑕疵关注的产品的效用性,两者的明显区别是产品的安全性。
1、两者的责任性质不同
产品缺陷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产品瑕疵责任是指产品销售者就买卖标的物的使用性、效用性或其它品质对买受者承担的默示或明示担保责任,它属于民事合同中违约责任范畴。故而从内容上说,两者责任的性质是迥然不同的。
2、两者的责任主体
产品缺陷责任的主体包括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服务的提供者、营业执照的持有人或借用人、展销会的举办者或者柜台的出租者、广告经营者、对产品质量做出承诺、保证的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以及产品质量认证机构。产品瑕疵责任的主体包括产品的销售者,不包括生产者,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或供货者的责任由销售者去追偿。消费者只向销售者请求赔偿,还包括服务的提供者以及其他由于其产品瑕疵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主体。
3、两者的权利主体不同
产品缺陷责任的权利主体可以是产品的消费者也可以是因产品致损的第三人。而由于产品瑕疵责任本质上是违约责任,依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产品瑕疵责任的权利主体只包括消费者或者说是产品的购买者。
4、两者的归责原则不同
产品缺陷责任采取的是无过错归责原则,而产品瑕疵责任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5、两者的免责条件不同
产品缺陷责任的免责条件有三个,即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产品瑕疵的免责条件是,销售者对其销售的产品存在的瑕疵事先向买受者做出了说明,或者产品存在瑕疵,但符合合同约定的免于承担责任的情形。
6、两者的诉讼管辖不同
产品缺陷责任案件与产品瑕疵责任案件的诉讼管辖也完全不同。前者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后者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具体案件的管辖法院要依据当事人诉求的不同而确定。
7、举证责任不同
产品缺陷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原则。受害人仅需证明其受到的损害事实,而无需证明责任义务主体对产品造成损害存在过错。由生产者对其存在免责事由进行举证。产品瑕疵责任则采取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其适用的是民事诉讼一般的举证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受害人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合同相对方存在过错,提供的产品存在瑕疵,不符合双方对产品质量明示或暗示的约定,否则承担举证不能不利后果的将是受害人。
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责任诉讼时所需满足的证据要求,包括证明产品存在缺陷、损害由产品缺陷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消费维权的五种途径,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消费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法律规定。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产品相关活动的各方,制造商需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费用。当汽车产品存在缺陷时,需按照主动或指令召回程序要求组织召回。召回制度旨在保护消费者安全,促进企业发展,并维护我国消费者国际经济利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销售者赔偿责任的规定。销售者需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并不得销售淘汰、失效、变质产品。因销售者过错导致的产品缺陷需承担赔偿责任。新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可要求支付损失3倍赔偿金的惩罚性赔偿,并明确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转基
新版食品安全法的五大亮点,包括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防病治疗功能、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以及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按规定标示。这些修改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和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