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的要求,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以下简称“监督检验站”)的领导和管理,推进监督检验站的业务建设,更好地履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特制订本办法。
建立监督检验站是国家为促进生产企业和产品流通环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重要措施。监督检验站是全国监督检验网的组成部分。
监督检验站由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会同主管部门进行审查认可,并由标准化管理部门颁发证书和印鉴,承担一定的监督检验任务。各级监督检验站的规划、布局以及监督检验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由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负责。
监督检验站根据标准化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按照技术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性考核和检验。
监督检验站要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实行“管、帮、促”相结合的原则。
标准化管理部门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应具备以下条件:
监督检验站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变,监督检验业务领导以标准化管理部门为主,并接受标准化管理部门认可的上级同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技术指导。
监督检验站按照标准化管理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商定的《受检产品目录》、受检企业和检验周期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验活动。
当企业对监督检验站的检验结果有异议时,由同级标准化管理部门处理。
如果监督检验站不能认真履行监督检验职责,不符合基本条件,并且在指出后仍不改进,标准化管理部门有权撤消、收回证书和印鉴。
标准化管理部门应建立监督检验站的例会制度、工作汇报和报表制度,以便掌握监督检验动态、交流情况,加强领导。
标准化管理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质量监督和检验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检验水平。
标准化管理部门对于在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中坚持原则、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集体,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新《民法典》生效后产品质量瑕疵的销售问题,包括新法与旧法之间的冲突和解决方式,以及产品瑕疵担保责任和出卖人的责任。对于存在瑕疵的产品,必须以“处理品”、“次品”等形式标注并告知消费者。如果出卖人违反法律规定销售不合格产品,需承担法律责任。出卖人应承担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原因包括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假劣食品流向农村牧区、监管职能分散等。解决方案包括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加强食品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监管、建立健全保障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现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除《产品质量法》外,主要的还有《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优质产品评选条例》、《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