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人身损害】产品责任谁承担

【人身损害】产品责任谁承担

时间:2024-12-14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952
合同瑕疵担保责任,也称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即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明示或默示担保的产品质量要求而依合同法原理应承担的合同瑕疵担保责任,产品质量违约责任成立的条件是:当事人之间应存在合同关系;生产者、销售者履行的标的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即产品存在瑕疵,瑕疵是指交付的标的物不具备其通常的性质或客观上应有的特征,或者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及对产品的适应性、安全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产品质量违约责任赔偿主要是财产损失的赔偿,不包括对人身伤害的赔偿和精神伤害的赔偿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及其要件

一、产品存在缺陷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存在缺陷而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非缺陷产品的财产损害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构成产品侵权责任的前提是产品存在缺陷。

二、人身、财产损害事实

构成产品侵权责任的第二个要件是存在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的事实。

三、因果关系

构成产品侵权责任的第三个要件是产品缺陷直接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的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

第41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1条规定,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财产损害(不包括缺陷产品),生产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43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人身伤害或他人财产损害,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如果责任属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向生产者追偿;如果责任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生产者可以向销售者追偿。

第44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4条规定,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人身伤害,侵害人应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如果产品导致残疾,侵害人还应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需的生活费等费用。如果产品导致受害人死亡,侵害人还应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通过上述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要件以及相关赔偿责任的具体内容。在产品存在缺陷的情况下,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责任归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受害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同时侵害人也有权向相关方追偿。根据法律规定,侵害人应承担医疗费、护理费、误工损失等费用,并根据情况支付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等相关费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出租车事故索赔的法律规定

    出租车事故索赔的法律规定,涵盖了人身损害、伤残赔偿、死亡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方面。机动车所有人在事故中的赔偿责任需按照相关法规确定,若其存在过错,如知道或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驾驶人无驾驶资格等情形,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施工组织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组织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全过程质量检查、质量事故处理、贯标工程的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监督和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质量管理意识教育、作业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了技术和质检员的工作重要性,并提到了测量放线、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以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和重要性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与措施。该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和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并防止污染和变质。建立和实施

  •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机关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应推荐或参与产品经营活动。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处罚方式,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及行政责任,其他相关人的违法行为及责任,以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法律

  •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
  • 交通事故等级分类及其影响
  • 离婚案宣判需要多长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