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理产品质量申诉;
2、调解产品质量纠纷;
3、向委托人介绍、推荐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仲裁机构,委托对有质量争议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仲裁;
4、接受产品质量举报,结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
2、国家技术监督局第51号令《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
3、《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1、本市生产、经销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
2、产品不具备应当具备使用性能的;
3、产品质量实际水平与产品合格证书、说明书、优质标志、认证标志、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质量标准不相一致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本局不予受理:
1、未提供被申诉对象的名称和地址的;
2、无发票凭证的;
3、超过质量保证期的;
4、属购买时被明示是处理品、次品或等外品;
5、属于外观质量问题的;
6、在非指定的维修点修理的;
7、属于私下交易的;
8、因使用不当造成损坏的;
9、未提供足够证据,受理部门又无法查证的;
10、法院、仲裁机构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已受理或处理过的;
11对存在争议的产品无法实施质量检验、鉴定的;
12、其他不符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
1、申诉内容必须实事求是;
2、应提供书面材料;
3、必须写清申诉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被诉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购买日期、商品名称、牌号、规格、数量、价格及存在的质量问题、证明材料及申诉要求;
4、为避免商品丢失,投诉办不接受存放实物和原始票证单据,但申诉人可提供票证单据的复印件;
5、必须通过质量检验来判定质量责任的,检验费用先由申诉人预付,处理终结时,由责任方支付。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3、行政合法性和行政合理性相结合;
4、行政行为的高效和便民。
1、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在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应首先向销售者或其上级主管部门交涉,以求得解决;如生产者与消费者有约定的,也可直接向生产者交涉,说明质量状况和受损情况,要求修理、更换或退货。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范移动、固定电话机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消费者因三包问题与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发生的争议。投诉处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规定了投诉的受理、管理、组织及分支机构设立
产品设计缺陷与刑事责任的关系。依据我国《产品质量法》,若生产者明知产品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仍生产并造成严重后果,将承担刑事责任。消费者投诉时需注意及时、实事求是,要求合理合法并提供完备材料和确凿证据。
甘肃省各市消费者投诉协会的投诉电话及联系地址。包括兰州市、金昌市、玉门市、武威市凉州区和庆阳市西峰区的消费者协会联系方式和地址。对于甘肃省的消费者来说,了解这些联系方式有利于他们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权益。
处理品与瑕疵产品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理品并不一定等同于瑕疵产品,但如果产品存在瑕疵,销售者必须明确标注并以“处理品”、“次品”等形式告知消费者。销售者需承担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的责任。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将面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