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纠纷
时间:2023-11-04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商品社会中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商品,例如从商店买回来穿的衣服、超市里出售的食品、家里的家用电器、汽车等等。商品产生的纠纷有很多,例如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虚假宣传、产品质量存在瑕疵、这里我只就因使用或消费商品时造成人身体损害引起的赔偿作出简单分析。
损害赔偿责任确定问题的法律分析
一、受害者的选择权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1条规定,消费者在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这被称为选择性请求权。因此,消费者在面临损害赔偿问题时,可以选择将生产者或销售者作为被告进行起诉,被告承担责任后还可以向有责任的另一方行使追偿权。然而,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的规定,消费者对于责任的承担者有选择权。受害人可以同时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责任,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承担责任。如果消费者以生产者和销售者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生产者和销售者负有连带责任;如果消费者以其中之一为被告提起诉讼,被告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责任的另一方追偿。
二、保护消费者的角度
从更好保护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来确定责任人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这一观点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消费者起诉的便利程度以及生产商和销售商的承担责任能力。在起诉方面,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发生地、被告所在地的法院均有管辖权。然而,生产商和销售商可能位于不同地方,或者一方离原告住所地更近。考虑到未来的送达等具体操作,选择一个离原告住所近的被告来要求赔偿对原告更有利。在承担责任能力方面,如果生产商和销售商均有能力支付赔偿,消费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起诉哪一方。例如,如果在一家小仓购买的啤酒瓶爆炸了,起诉小仓购要求其承担责任可能无法保障原告的求偿权,此时起诉啤酒厂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又如,在一家小仓购买了一家小作坊制造的商品,只有同时起诉生产商和销售商才能保障胜诉后原告的诉请得到执行。
三、举证责任的分配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损害赔偿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将决定着各方的败诉风险。以爆炸的啤酒瓶为例,作为受害者原告,只需提供啤酒瓶碎片、医院诊断证明等证据证明造成了人身损害,并证明损害事实与产品存在问题之间的必然联系,即可完成自己的举证责任,证明自己的主张成立。而对于生产商而言,只有证明其产品不存在缺陷才能免于承担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1条的规定,如果因产品存在缺陷导致除人身损害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生产者应当承担责任。除非生产商能够证明以下情形之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由于生产商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这些情形,因此生产商将会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缺陷是在运输或仓储环节产生的,生产商在承担赔偿责任后还可以向负责运输或仓储的人要求追偿,具体细节不在此进行详细论述。综上所述,确定损害赔偿责任的问题涉及受害者的选择权、保护消费者的角度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通过合理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洗衣店衣物损坏赔偿的法律问题
洗衣店衣物损坏赔偿相关的法律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如局部损坏、衣物丢失或损坏严重等,洗衣店需进行不同标准的赔偿。对于高档、名贵衣服的清洗,若经修补后仍有价值,按保值金额的30%赔偿;若丧失价值则全额赔偿。消费者应注意保留凭证并妥善沟通维权。对于名贵的衣
-
医院就医是否构成消费行为的争议
医院就医是否构成消费行为的争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医行为被视为生活消费,包括物质和精神消费,消费客体是商品和服务,消费方式包括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就医主体包括公民个人和进行生活消费的单位。虽然就医是被动接受的行为,但只要其有偿获得的商
-
药品缺陷及其法律责任
药品缺陷及其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药品缺陷包括研究缺陷、生产缺陷、警示缺陷和经营使用缺陷等。一起缺陷药品致人损害的案件分析显示,在司法实务中,药品缺陷致害案件处理通常适用公平原则,使当事人分摊损失。生产者若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的免责条款可不承担责任,
-
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的区别
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的区别。两者产生的依据、性质、归责原则、责任主体、免责条件、产生时间、赔偿方式和范围以及诉讼时效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产品瑕疵责任是单纯的违约责任,而产品缺陷责任是侵权责任。产品瑕疵只要有瑕疵即可构成,而产品缺陷需造成一定损害后
-
案情简介
-
卖家虚假宣传能要求退一赔三吗
-
外卖吃坏肚子商家不赔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