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应该在14周岁。《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严重犯罪的最低追诉年龄为14周岁。
不同的年龄阶段,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意义。对青少年来说,我国法律、法规涉及年龄的规定主要有下列各种情况:
(一)年满6周岁和7周岁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入学校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推迟到7周岁。
(二)12周岁至17周岁工读学校的招生对象是12周岁至17周岁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不适宜留在原校学习,但又不够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所教养或刑事处罚条件的中学生(包括那些被学校开除或自动退学、流浪在社会上的17周岁以下的青少年)。
(三)13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少年犯管教所接受的少年犯为13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四)不满14岁1.不满14岁的人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人;2.不满14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3.奸淫不满14岁幼女的,均以强奸论,从重处罚;4.不满14周岁的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身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身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都可以收养。
(五)已满14岁不满16岁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只对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负刑事责任;2.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其中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六)已满14岁不满18岁1.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
(七)未满16岁1.不准在道路上赶畜力年;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已满16岁1.已满16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3.年满16周岁的人可以被企业招用为工人。
(九)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1.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民事违法行为应负完全的民事责任;2.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3.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人的,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十)不满18岁1.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询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表人到场;2.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有财产的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4.犯罪时不满18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十一)年满18周岁1.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每年12月31日以前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兵役。(十二)18周岁以上1.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对其民事违法行为负完全的民事责任;2.村民会议要由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十三)不得早于18岁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自治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所规定的结婚年龄,女不早于18周岁。
(十四)不得早于20周岁1.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女不得早于20周岁;2.上述几个自治区、自治州规定的年龄,男不得早于20周岁。
(十五)不得早于22周岁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
(十六)年满23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3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法院院长、人民陪审员,或者被任命为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但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香港地区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参照我国刑法理论,需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要素来判断。如果自杀未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如战时士兵自杀侵犯了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犯罪。乞丐自杀未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则不构成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即自然人的生命维持安全利益。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法的惩罚。构成该罪的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