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大修:暴力征地拆迁案件能迎来春天吗
时间:2024-02-1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于11月1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并将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一直以来,行政诉讼法作为一部“民告官”的法律,其修改备受期待。而本次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4年来第一次修改,众多法律人士满怀期待,诸多媒体将其视为“衡量法治的重要标尺”。那么,《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对于暴力拆迁诉讼有哪些影响?广大被征地拆迁人是否迎来了春天?
新《行政诉讼法》对被征地拆迁人权利的保障
一、明确法定诉讼权利
新《行政诉讼法》明确了被征地拆迁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包括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以及行政机关侵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等。这一法定诉讼权利的明确将保障被征地拆迁人的诉讼权利,并防止法院将其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
二、设立行政负责人出庭、登记立案、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诉讼案件等制度
新《行政诉讼法》修定设立了行政负责人出庭、登记立案、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诉讼案件等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直接保障了征地拆迁案件的威严和被征地拆迁人的诉权,并防止地方政府对司法的干预。
三、明确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原则
新《行政诉讼法》明确了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的原则。这一管辖原则的明确将保障被征地人的诉讼权益,避免了基层法院受制于地方行政权力干预的情况。
四、新增“一并原则”
新《行政诉讼法》新增了三个“一并原则”,包括复议机关维持、共同被告原则、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原则、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将促使行政复议机关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保障被征地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并解决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争议。综上所述,新《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为被征地拆迁人的权利保障提供了福音,并为解决暴力征地拆迁案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作为法律人,我们应当在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之际,积极为被征地拆迁人打好每一起官司,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批先占:是否合法?如何维权
关于未批先占行为的问题,首先阐述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的性质及其可能的法律风险。接着介绍了如何识别这种侵权行为,以及被侵权者应采取何种维权途径和策略。包括法律救济手段,行政途径等维权渠道以及常见的证据收集和应对策略等细节问题。提醒人们要重视自身的合法权益,
-
以租代征行为的法律分析
“以租代征”行为的法律分析。该行为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文章指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土地法律法规,违背土地管理和国家长远利益。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涉及农用地
-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
行政强制拆迁的合法性要件,强调其目的必须出于公共利益考虑。公益项目包括国防、公共交通等公共建设项目。拆迁人需遵守合同法规定,公平合理补偿产权人。商业性开发项目中,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不能使用行政强制手段实施拆迁。
-
农民状告政府违法征地相关法律依据
中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农民状告政府违法征地的法律依据。包括国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原则、耕地保护政策、征地审批权限、征地补偿标准、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以及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公告和补偿费标准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东省实施土地管理法的具体办法和标准。
-
非法征地的法律责任与追究
-
房地产公司拆迁补偿费的核算方法
-
如何举报政府违法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