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4-03-17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保险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则
合同法第60条第1款规定的全面履行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的含义
根据《合同法》第60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全面履行原则,也被称为适当履行原则或正确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
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当事人的约束
根据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的当事人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合同当事人受合同的约束,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这是不言自明的原则。《民法通则》第88条第1款也规定,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尽管《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在用词上有所差异,但实际上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可以认为,新《合同法》在合同履行的问题上确认全面履行原则是对合同法基本原理的强调和重申。
全面履行原则与实际履行原则的区别
全面履行原则和实际履行原则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从不同角度认识履行的含义。按照实际履行原则,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合同当事人就必须按照合同的标的履行,不允许以支付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代替实际履行。实际履行原则的形成是由计划经济决定的,一旦脱离了计划经济,实际履行就失去了原则的意义,只是在特定情形下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方法。而全面履行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按合同标的履行合同义务,与实际履行原则在这一点上相同。但全面履行原则并不禁止合同当事人变更和解除合同,也允许通过承担违约责任来代替实际履行,因为这也是合同自由的一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全面履行原则的综合性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全面履行原则虽然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但这只是一个总体性的要求。我们应避免以单一、片面的观点来理解全面履行原则,这也是我国《合同法》规定诚实信用原则的理由。全面履行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签订可约定第三方吗
合同签订过程中是否可以约定第三方参与的问题。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如债务人违约,需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文章强调了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守法原则、平等协商原则、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以确保合同的有
-
借款合同履行的证明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借款合同履行的证明以及合同效力的认定。合同中规定了合同履行的原则、义务及借贷合同无效、有效和部分无效的情况。对于利率和复利问题,也给出了具体的解释和处理方式。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出借人在交付本金时预先扣除利息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
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后合同义务
中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等附随义务。这些义务是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当履行的。未履行这些义务将违反法律原则,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保险投资基金主要包括资本金、非寿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等组成部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和需求,保险投资基金分为不同类型,如收入型基金、收入成长混合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成长价值复合型基金等。各类基金在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方面有所
-
工会法人未变更前劳动关系的效力问题
-
电瓶车撞死人的纠纷解决途径
-
买卖合同中买方逾期付款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