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遂结果是指实害结果,而非危险结果。
危险犯,是指行为产生危险时的犯罪称谓;实害犯,是指行为产生实害时的犯罪称谓。危险犯和实害犯不是对立概念,不仅是对罪名的分类,而且是对犯罪阶段情形的分类。同一个犯罪,既可以是危险犯,也可以是实害犯。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罪。将他人汽车的刹车破坏时。产生危险,此时是危险犯;他人开车上路,车毁人亡,造成实害结果,此时是实害犯。
旧理论认为,危险犯,只要产生危险就既遂。新理论认为,危险犯,产生危险是犯罪的成立要件,造成实害结果才是犯罪的既遂要件;因为犯罪成立和犯罪既遂是两个阶段的不同问题,犯罪成立在前,犯罪既遂在后。
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确认犯罪是否既遂以是否具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合同诈骗罪也存在未遂形态,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根本标志是行为人是否实际获得对方当事人财物。若行为人已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并造成被骗人错误认识,则为既遂
过失犯罪的既遂情形。过失犯罪指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预见到的危害结果而实施的犯罪。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犯罪结果发生,即可认定为过失犯罪既遂。对于未遂犯,法律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入室盗窃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可以根据案情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特别认定包括多次盗窃、入户盗窃等情形。犯罪未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教唆罪的犯罪未遂情况。教唆罪可以存在未遂状态,当教唆行为已开始实施但由于外部原因未能成功完成时,即构成犯罪未遂。对于教唆犯,可以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及被教唆者是否实际犯罪进行处罚。犯罪未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以及能犯未遂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