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分类是如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分几种

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分类是如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分几种

时间:2024-04-2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7596

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分类及共同犯罪人的种类

一、共同犯罪的分类

1. 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

任意共同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一人可以单独实施的犯罪行为,当两人或更多人共同故意实施该犯罪行为时,即构成任意共同犯罪。例如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盗窃罪等,这些犯罪行为既可以由一人单独实施,也可以由两人或更多人共同实施。刑法总则对于任意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有具体规定。

必要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明确规定必须由两人或更多人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类犯罪行为,一般只需根据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必要共同犯罪通常分为向犯和多众犯两种。

2.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共犯人已经形成共同犯罪的故意,并进行了策划和商议。通谋通常指两人或更多人为了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而进行谋议,以实现各自的意图为目的。由于共犯人在策划犯罪行为的性质、目标、方法、时间、地点等方面进行了计划,因此这种犯罪行为容易得逞,危害程度较为严重。

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在刚着手实施犯罪行为或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的故意。在认定时,需要特别注意与同时犯的区别。如果在刚着手时形成共同犯罪的故意,并共同实施犯罪行为,那么各共犯人都应对共同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承担责任。

3. 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

简单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更多人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各共犯人都是正犯,因此在刑法理论上也被称为共同正犯。共同正犯的成立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共犯人具有共同实施行为的意思,并且相互利用、补充对方行为;二是共犯人共同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无论是从个别行为来看还是从整体行为来看,各共犯人的行为都具有导致结果的现实危险性。如果其中一人只是实施教唆或帮助行为,那么就不构成共同正犯。但只要两人实施的是同一犯罪构成的实施行为,即使行为方式不完全相同,也构成共同正犯。

复杂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更多人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存在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等分工。在这种情况下,各共犯人的行为及其故意具体内容存在差异。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这几种共犯人,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分别以主犯、从犯或胁从犯予以处罚。

二、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根据共同犯罪人所起的作用大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 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2. 从犯、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

根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三者不能交叉):

1. 实行犯:可能是主犯、从犯或胁从犯。

2. 教唆犯:可能是主犯、从犯或胁从犯。

3. 帮助犯:不能是主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寻衅滋事罪从犯的判决标准及处罚

    寻衅滋事罪的从犯的判决标准及处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可根据情节轻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强拿硬要等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不同刑罚。主犯的认定和处罚也有明确规定,主犯处罚根据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判

  • 未成年人犯罪不予逮捕的情况

    未成年人犯罪不予逮捕的情况。对于罪行较轻并具有有效监护条件或社会帮教措施的未成年人,一般不予批准逮捕。对于罪行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且具备特定情形的未成年人,也可以依法不予批准逮捕。参考法律规定,对于没有社会危险性或社会危险性较小的未成年犯

  • 诈骗犯罪集团的法律处罚

    诈骗犯罪集团的法律处罚。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诈骗犯罪集团的处理取决于犯罪情节。主犯承担全部罪责,从犯可获减轻处罚。共同犯罪需负刑事责任,犯罪集团有特定特征,如人数多、预谋实施犯罪等。首要分子需对集团罪行负责,其他成员则根据个人罪行负责。若犯罪集团犯下

  • 共犯的追究方式

    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和教唆犯的刑事责任追究方式。主犯需对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从犯则根据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教唆犯的处罚则依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对未成年人的教唆情况进行裁定。

  • 传销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 假冒商标罪共犯怎么判
  • 打人主犯犯罪前科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