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确定主从犯时应留意的问题

确定主从犯时应留意的问题

时间:2025-07-19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2458

一、共同犯罪效果的评判

在确定共同犯罪中的主从关系时,应重点考虑各共同犯罪行为中的效果以及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有些共同犯的主要作用明显,而其他实施犯的主要作用并不突出。对于后者,应依照刑法中的谦抑原则,将其确定为从犯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对于只抓获部分共同犯的逃犯案件,如果共同犯罪事实难以完全查清,一般不宜确定主犯或从犯。如果确定主犯,可能会因为抓获其他共同犯而证明之前的确定存在错误;如果确定从犯,因为不了解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可能导致确定依据不足。因此,不确定主从犯有利于先行判决的稳定性。
  3. 对于后来抓获的共同犯,即使查明其是共同犯罪的主犯,如果先行判定的共同犯没有区分主从关系,也可以不确定主犯,以保证先行判决的稳定性。如果后来抓获的共同犯确实是从犯,即使先行判定的同案犯没有被确定为主犯,也不影响从犯的确定,否则可能使其失去减轻处罚的机会。
  4. 对于确实难以区分主从关系的共同实施犯,当然也可以不作区分,只在量刑上适当反映其所起的作用。

二、确定主从犯的标准

无论是在简单的共同犯罪中(即各共同犯参与实施具体犯罪要件的行为,例如在抢劫犯罪中,有人实施暴力行为,有人实施劫财行为,这是简单的共同犯罪的典型例子),还是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即各共同犯之间存在安排、唆使、实施、协助等分工的犯罪),一般应根据各共同犯在犯意构成和实施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区分主从犯,以便准确界定各共同犯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区分主从犯的基础是共同犯罪行为,而不受各共同犯触犯罪名的约束。即使部分共同犯的行为性质已经发生转变,对于行为性质未转变的共同犯,仍然可以根据其在参与共同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依法确定主从犯。例如,在实施入户偷盗的共同犯转变为抢劫犯的情况下,对于只参与偷盗并在楼下望风的共同犯,仍然可以根据其在参与共同偷盗犯罪中实际起到的作用,依法确定为偷盗罪的从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胁从犯的认定要点

    胁从犯的认定要点和方法。在认定胁从犯时,需考虑犯罪构成要件和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或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认定胁从犯主要看其是身体受到控制还是精神上受到威胁、强迫。同时,分析了胁从犯的构成特征,包括主观方

  • 帮助犯和从犯的区别

    帮助犯和从犯的定义、角色与区别。帮助犯指在共同犯罪中提供帮助,未直接参与犯罪实行行为的人。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根据其角色和行为可分为多种类型。对于从犯,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处罚应从轻、减轻或免除。文中还提到共同犯罪中“一人行

  • 绑架放风的法律问题探讨

    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中的法律问题,特别是从犯的问题。文中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并对一个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中,即使没有事前通谋,只要在犯罪的任何一个环节参与,都构成共同犯罪。因此,绑架分子放风的行为可能构成绑架

  •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介绍了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分类。正犯是指在侵害结果或危险结果的发生中起支配作用的犯罪分子,不仅出现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过失犯罪则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主犯、犯罪集团、从犯的概念和刑事责任,以

  • 掩饰罪涉案24万从犯判几年
  • 主犯不退赃从犯全退赃怎么办
  • 刑事案件中的从犯量刑标准是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