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是进行房屋拆迁的前提和基础,表明拆迁人取得了拆迁资格,被拆迁人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
(1)申请房屋拆迁许可证
单位和个人(有例外)拆迁房屋时,必须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房屋拆迁许可申请,需提供国家规定的批准文件、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2)审批和核发拆迁许可证
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30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将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人应按照许可证确定的范围和期限进行拆迁。
(3)拆迁许可证的续期
拆迁人如需延长拆迁期限,应在拆迁期限届满前15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符合条件的可延长拆迁许可证的期限,最长延长期限为半年。延期后,应进行延期公告。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应以拆迁公告的形式公布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事项。同时,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拆迁人应及时向被拆迁人宣传和解释相关信息。
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进入拆迁补偿协商阶段,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通过平等、自愿、合法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就拆迁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和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等事项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2)未达成拆迁安置补偿协议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任何一方可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拆迁补偿安置裁决,被拆迁人的申请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拆迁实施阶段分为以下情况:
(1)达成补偿协议:双方按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拆迁人支付补偿款,被拆迁人搬走物品并腾空房屋。
(2)一方不履行协议:对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补偿协议,并可申请法院先予执行。
(3)裁决后认可:拆迁人或被拆迁人认可裁决内容,按裁决规定履行义务。
(4)不服裁决:拆迁人或被拆迁人可在60日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在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未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一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房屋拆迁的必经程序及相关规定。首先,拆迁单位需申请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并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然后,实施拆迁,包括自行搬迁和强制搬迁。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包括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房屋有关情况、补偿方式金额和时间等内容。此外,文章还涉及特
征地补偿方案的复议程序。被征收人若对征地补偿方案不满意,可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政府需及时公告征收补偿方案等相关内容,并重视宣传和解释工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流程包括公告、制定方案、征求意见、确定方案、审批及费用管理等步骤。
公司搬迁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补偿金包括阳台拆迁补偿、被征房屋价值补偿等,计算依据为房产评估价、装修商定价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征收程序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变化。对于工作十几年的员工,因公司搬迁导致劳动关系结束,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