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金额如何计算
时间:2024-05-23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共同犯罪中犯罪金额的认定
犯罪金额的定义
犯罪金额是指经济犯罪所涉及的侵害公私财产的数额,或者用于侵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行贿)的钱物的价值。犯罪金额反映了经济犯罪对刑法所保护的特定社会关系的侵害程度,因此成为对经济犯罪人定罪处罚的依据。
确定共同犯罪人个人的犯罪金额的两种做法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做法来确定共同犯罪人个人的犯罪金额。第一种做法是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对于第(三)款以外的主犯,应根据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根据这种做法,主犯的犯罪金额即为其参与的全部共同犯罪的金额。对于从犯、胁从犯,分赃金额代表了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将分赃金额确定为犯罪金额。第二种做法是以犯罪人犯罪故意所指向的并为其犯罪行为侵害的总额为标准。例如,共同诈骗案中的任何一个犯罪人的犯意所指向的是被害人的一定数额的钱财,并共同造成了被害人被骗的犯罪结果。因此,应以被骗总额作为立案标准,而不是以分赃所得计算。
支持第二种做法的理由
我支持第二种做法,原因如下:(1) 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犯罪,定罪时需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体现犯罪结果的犯罪金额。经济犯罪均为故意犯罪,因此共犯的故意所指向的应是其参与的整个犯罪的犯罪金额。(2) 《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三)、第(四)款只是针对主犯犯罪金额的确定,并不能推导出对从犯、胁从犯犯罪金额的确认。对于从犯、胁从犯来说,他们的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及危害结果与主犯是一致的,因此犯罪金额也应与主犯一致。(3) 以分赃金额作为犯罪金额存在以下矛盾:首先,若犯罪后没有进行分赃或未来得及分赃,如何确定犯罪金额?其次,个别犯罪人没有参与分赃,如何确定其犯罪金额?最后,对于无法查证分赃金额的共同犯罪,如何确定其共同犯罪人的犯罪金额?以分赃金额作为犯罪金额进行处罚,实质上是对分赃进行惩罚,这是荒谬的。因此,我建议最高司法机关对贪污、诈骗等经济犯罪共犯的犯罪金额认定作出明确解释,以实现司法的统一和公正。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刑法对从犯的法定概念和分类
中国刑法中从犯的概念和分类。从犯分为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和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对于从犯,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是基于从犯相对于主犯的危害性较轻的原则。
-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刑期取决于运输毒品的类型和数量。数量较大可能判死刑;数量较多判七年以上;数量较少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罪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将受到严厉处罚。多次犯罪数量累计计算。
-
团伙作案中主犯的确定方法
犯罪团伙中主犯的确定方法。依据《刑法》相关规定,组织、领导犯罪团伙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被认定为主犯。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其余不符合主犯定义的人,按其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处罚。同时,文章也提到
-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从犯在盗墓行为中起辅助或次要作用,对于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特定情形下的处罚规定,包括盗掘文物保护单位、集团首要分子等情形。从犯分为次要的实行犯和帮助犯,前者直接参与犯罪实施,后者以
-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
共犯和主犯量刑一样吗
-
寻衅滋事从犯初犯判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