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轻伤害共同犯罪如何处理

轻伤害共同犯罪如何处理

时间:2024-05-0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7696

轻伤共同犯罪的处理方式

根据刑法规定的立案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的规定,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应当立案。只有在达到法定的轻伤、重伤标准时,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才能予以立案。

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处罚。

共同犯罪的证据问题

在处理轻伤共同犯罪案件时,常常面临人证不足的情况。被害人和其他证人都表示没有看见某个参与者实施伤害行为,同时参与者也没有承认犯罪。在这种情况下,检察院往往认为共犯关系没有足够的依据,法院也不会认可。

轻伤共同犯罪的现状

司法实践中的共同犯罪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轻伤害犯罪的罪行较轻,刑罚较低,共同犯罪问题一直受到忽视,理论上也很少有人讨论。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多人共同致伤的案件,实践中往往要求办案人员清楚划分各参与人的罪责,导致此类案件拖延时间甚至不了了之,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轻伤害案件中的共同犯罪问题,对于准确打击犯罪,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共同犯罪在轻伤害案件中的适用现状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刑罚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伤害等犯罪,司法者普遍接受并适用共同犯罪的理论和规定。但对于刑罚在三年以下的轻罪,司法者往往从限制打击面的角度考虑,忽视共犯的存在,甚至无法接受共犯的规定。这在处理轻伤害犯罪的案件中表现尤为明显。

严格划清罪责

在多人参与的轻伤害案件中,除了要求通过法定程序鉴定伤情外,还特别要求查清造成伤情的具体行为是由哪个参与者所为。对于无法分清罪责或者能够分清罪责但是构成复合责任的案件,不会作出逮捕或提起公诉的决定,人民法院也可能作出存疑无罪的判决,使所有参与伤害的人都免受刑事处罚。

要求行为人的行为独立成罪

在能够分清罪责的案件中,只有单个参与者的行为独立达到轻伤害的程度,才能定罪处罚。如果其他参与者仅起帮助作用或参与程度不足以独立构成犯罪,也不会受到刑事追诉。

对非实行犯不予处罚

这实际上是前两种表现的自然延伸。即对于没有实施伤害行为的参与者,不会受到刑事处罚。

司法脱节的原因

司法脱节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个别司法者割裂了我国刑法主客观相一致的定罪原则。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在处理共同犯罪案件时,遵循的是与普通犯罪相一致的原则,即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就是要求在主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的犯罪都出于共同的故意,他们对共同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抱有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而在客观方面,则要求各个共同犯罪人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而不管他们在具体的犯罪中分工如何、所起的作用如何。根据这一理论,只要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共同犯罪故意的基础上,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均属于共同犯罪,均应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而司法者如果割裂了主、客观的关系,片面地强调行为的客观性而忽略了行为的主观性,最终必将陷入客观定罪论的认识误区。这种误区的直接法律后果是增加了办案的难度,放纵了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因此,轻伤害案中的共犯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寻衅滋事罪从犯的判决标准及处罚

    寻衅滋事罪的从犯的判决标准及处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可根据情节轻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强拿硬要等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不同刑罚。主犯的认定和处罚也有明确规定,主犯处罚根据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判

  • 未成年人犯罪不予逮捕的情况

    未成年人犯罪不予逮捕的情况。对于罪行较轻并具有有效监护条件或社会帮教措施的未成年人,一般不予批准逮捕。对于罪行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且具备特定情形的未成年人,也可以依法不予批准逮捕。参考法律规定,对于没有社会危险性或社会危险性较小的未成年犯

  • 诈骗犯罪集团的法律处罚

    诈骗犯罪集团的法律处罚。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诈骗犯罪集团的处理取决于犯罪情节。主犯承担全部罪责,从犯可获减轻处罚。共同犯罪需负刑事责任,犯罪集团有特定特征,如人数多、预谋实施犯罪等。首要分子需对集团罪行负责,其他成员则根据个人罪行负责。若犯罪集团犯下

  • 共犯的追究方式

    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和教唆犯的刑事责任追究方式。主犯需对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从犯则根据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教唆犯的处罚则依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对未成年人的教唆情况进行裁定。

  • 传销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 假冒商标罪共犯怎么判
  • 打人主犯犯罪前科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