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单位犯罪 > 单位犯罪法律规定

单位犯罪法律规定

时间:2023-12-03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7773

单位犯罪的合法性及主体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无论是国有、集体所有的还是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企业。单位犯罪主体的合法性取决于其独立性。如果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部门以其名义实施犯罪并获得违法所得,应视为单位犯罪。即使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也应认定为单位犯罪。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实施犯罪的,应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单位犯罪中的“单位”并不要求具有法人资格,只要求独资、私营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单位犯罪的责任要件

单位犯罪必须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或单位的全体成员的利益、单位的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而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形式可以是故意或过失。例如,介绍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中,主观方面即为过失。如果盗用单位名义并将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不是为了单位利益而实施的行为,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的违法性构成要件

单位犯罪的违法行为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并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犯罪所得为单位所有。但并不排除以各种理由将非法所得分配给单位全体成员享有的情况,例如私分国有资产罪和私分罚没财物罪。单位犯罪的法律特征是法定性,即多数国家刑法对单位犯罪持限制态度,除非有特殊规定。我国刑法也是如此,要求单位犯罪必须有刑法的明文规定。如果单位实施了不可以成为单位主体的犯罪,原则上对自然人以相应的犯罪处理。

单位犯罪的处罚

单位犯罪的一般处罚原则上是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也有例外情况,即仅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员判处刑罚。对犯罪单位本身判处刑罚时,只能判处罚金刑。

不以单位犯罪处罚的特殊情形

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形有以下几种: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对于这些情形,单位本身不具有合法性,因此不成立单位犯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案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

    单位犯罪案的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审理单位犯罪案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法律,以及审查起诉书中的必要信息。同时,强调了诉讼代表人的资格要求和出庭义务,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享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追缴或扣押、冻结违法所得

  •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包括决策机构的决定和单位利益、行为是否以单位名义实施以及行为与单位业务活动的相关性。单位犯罪需符合单位决策程序,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个人犯罪则多为了个人谋利。明确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在司法实务中非常重要,因为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经政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标准、定罪量刑标准、从宽处罚情形以及单位犯罪的情况。该司法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

  • 单位犯罪与个人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的界定

    单位犯罪与个人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的界定。个人以单位名义犯罪不构成单位犯罪,应按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理。法律依据为相关法律解释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个人为犯罪活动设立的公司等企业,不以单位犯罪论处;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

  • 集资诈骗罪的数额标准及处罚措施
  • 单位犯罪的民事责任
  • 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的认定与处罚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