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大多采取两罚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对单位本身判处罚金,罚金数额没有限制。
而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则会判处刑罚,主要是自由刑。对于个人的刑罚,有以下两种情况:
然而,刑法也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对自然人进行处罚,而不对单位本身进行处罚。例如,根据刑法第396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以看出,刑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为犯罪主体,但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而不对单位本身进行处罚。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大多数情况下都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在单位实施犯罪中起决定、批准、受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则是指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在单位犯罪中,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应被视为直接责任人员。这一规定对于司法机关正确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审理单位犯罪案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刑罚制度中,主要责任人员包括单位的法人代表和其他直接参与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他们往往是单位犯罪的主要责任人。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非法集资7000万的处罚问题。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可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单位犯罪需对单位及直接负责人员处罚。非法集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立案追诉涉及发行金额、投资者人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符合构成单位犯罪的条件,因为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而个人独资企业并不在此范围内。同时,刑法采用了单位犯罪的概念,而没有采用法人犯罪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