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的刑罚应当与其所犯罪行相适应,重罪应重判,轻罪应轻判,罪行相称,罚当其罪。对单位犯罪也不例外,我国《刑法》规定了以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绝大多数采取了两罚制。即对单位处以罚金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自由刑或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处罚。
对单位判处罚金时,采用的是无限额罚金,即具体数额未加以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单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犯罪情节、手段以及被处罚单位的执行能力等具体情况,酌定考虑适用罚金的数额。对于一次性缴纳罚金确有困难的情况,还可以判令其分期缴纳。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罚时,主要以自由刑为主,也可适用罚金和没收财产。在适用自由刑时,大部分与个人犯罪的刑罚相同,但有些刑罚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
实行两罚制是对单位犯罪行为的综合性全面处罚,能够反映出对单位犯罪的全面否定。如果法律规定只实行单罚制,将不利于遏制单位犯罪。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有少量条文只规定了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对单位不适用刑罚。这是因为,虽然犯罪是以单位的形式实施的,但实际上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上。如果个人不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也就不会产生这种危害的结果。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只要处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就可以,没有必要对单位进行处罚。
在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中,还存在着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和从犯的问题。在一个单位犯罪案件中,如果同时存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一般情况下前者的作用较大,可以认定为主犯,后者可以认定为从犯。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非必然的主犯与从犯关系。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非法集资7000万的处罚问题。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可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单位犯罪需对单位及直接负责人员处罚。非法集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立案追诉涉及发行金额、投资者人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符合构成单位犯罪的条件,因为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而个人独资企业并不在此范围内。同时,刑法采用了单位犯罪的概念,而没有采用法人犯罪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