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否定说认为单位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这是因为现行法律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人”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无法确定是否包括单位。单位本身没有意识和行为,单位与单位、单位与自然人之间不可能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犯罪行为。即使对于共同犯罪规定中的“人”进行扩张解释,也无法解释为单位,因为单位与法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对于多个单位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应根据各个单位的犯罪情节,分别依照刑法规定进行处罚,而不需要像对待自然人的共同犯罪那样区分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进行处罚。同样地,对于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也没有法律依据认定为共同犯罪。
肯定说认为,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适用于单位犯罪。根据新刑法,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其中的“人”可以理解为自然人和单位。因此,单位犯罪可以被认定为共同犯罪,单位可以作为共同犯罪的主体。目前,肯定说占主流地位。
总结来说,单位犯罪属于共同犯罪的可能情形有:(1)二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2)一个单位和一个自然人共同犯罪。然而,一个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与其直接责任人员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在产生犯意的时间、犯意的种类、承载犯意的最终主体、犯罪动机、参与人的犯罪意图和行为、组织形式以及法律规定的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对于单位犯罪,刑法采取的是总则统一规定与分则具体规定相结合的模式,而对于共同犯罪,刑法采取的是在总则统一规定的模式。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包括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及其责任情形。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应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人员,包括决策者及负有不可推卸责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区别,主要从犯意产生时间、犯意的种类、承载犯意的最终主体、犯罪动机、犯罪意图和行为以及单位组织与共同犯罪中组织的区别,还有法律规定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单位犯罪的犯意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之前,表现为直接故意,承载主体为单
协助逃避抓捕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指出构成共同犯罪需要满足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的犯意联系和客观上行为的共同指向性要件。文章还阐述了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并介绍了共同犯罪的客观方面及行为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