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的主体性质要求是什么
时间:2023-10-1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把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类行为一般都触犯了法律法规,叫单位犯罪,这种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从这字面上来看,单位犯罪主体仅仅指单位,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五类。但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又包括很多种类,就会让人疑惑,到底单位犯罪的主体性质要求是怎样的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大家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单位犯罪主体的性质要求
一、国家机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国家机关逐渐与企业分离,不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宏观调控来实施对经济的管理。因此,国家机关构成单位犯罪的情况将逐渐减少,甚至最终消失。
二、私营企业、私营公司
根据通行观点,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公司、企业以公司、企业的名义实施犯罪的,应当被视为单位犯罪,按照单位犯罪的处理方式进行。对于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私营公司,其犯罪行为应当按照自然人个人犯罪的定罪处罚方式处理。新颁布的《公司法》也规定,一个人可以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因此,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私营公司应当被视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三、单位的分支机构和内设职能部门
通常情况下,单位的分支机构虽然在行政管理上隶属于该单位,但它们拥有独立的名称、场所、资金、设施和工作人员,并经过当地工商管理部门的注册登记,可以独立承担经营活动中的责任,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因此,我们认为单位的分支机构和内设职能部门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四、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通常由乡镇政府指导日常工作。它们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公安部对内蒙古公安厅发布的相关文件,村民委员会不属于刑法第三十条列举的单位犯罪范围。因此,对以村民委员会名义实施犯罪的行为,不应当视为单位犯罪,而是应当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案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
单位犯罪案的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审理单位犯罪案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法律,以及审查起诉书中的必要信息。同时,强调了诉讼代表人的资格要求和出庭义务,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享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追缴或扣押、冻结违法所得
-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
中国非法拥有枪支的罪行
中国关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法律规定及其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要件。文章明确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个
-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包括决策机构的决定和单位利益、行为是否以单位名义实施以及行为与单位业务活动的相关性。单位犯罪需符合单位决策程序,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个人犯罪则多为了个人谋利。明确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在司法实务中非常重要,因为
-
单位犯罪与个人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的界定
-
单位犯罪的民事责任
-
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的认定与处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