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教所是劳动教养管理所的简称,用于对违法人员进行强制收容教养。
劳教所的决定由地、州、市所设立的劳动教养委员会做出,这些决定并非刑事处罚,而是行政处罚。根据劳教所接收的违法人员的不同,可分为成年人劳教所、未成年人劳教所和女子劳教所。
成年人劳教所接收的对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男性违法人员。未成年人劳教所接收的对象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违法人员,也称为少年管教所。女子劳教所接收的对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女性违法人员。
劳教所的主管部门是劳动教养管理局,而人民检察院在各劳教所设有派驻机构,专门进行法律监督。
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
看守所的任务包括: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管理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的罪犯,以及被判处拘役的罪犯都可以由看守所进行监管。
看守所是一个临时羁押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地方,是法院审判和定刑之前的中转站。一般情况下,被拘押者在看守所只会短暂停留,要么很快被释放,要么很快被判刑转往监狱服刑。
看守所由各级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设立,其主管机关为相应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各看守所均设有派驻机构,专门进行法律监督。
中国刑事诉讼中死缓期间罪犯的执行地点和程序。被判处死缓的罪犯会被送往监狱执行,根据行为表现有可能变更刑罚。执行机关包括公安机关、监狱等,并需及时收押罪犯并通知家属。在执行期满后,会发给释放证明书。对于累犯和特定犯罪情节的罪犯,人民法院可决定限制减刑。
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以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义务。有期徒刑根据刑期的长短和犯罪的危害程度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罪犯必须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包括劳动改造、思想、文化和职业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教育改造应遵循因人施教、分类教育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拘役刑期的起算点、期限及执行细则。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若判决前被羁押,羁押时间可折抵刑期。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被拘役的犯罪分子可每月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可获报酬。
管制在刑法中的地位,它是主刑的一种。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其工作包括教育、监督、考察、评议和改造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行使特定权利,离开居住地需报告执行机关批准。公安机关还能针对表现良好的犯罪分子提出减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