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能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真正的悔改态度,或者有立功表现,都有可能获得减刑。而对于有以下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犯罪分子,则应当减刑:
如果犯罪分子成功阻止了他人的重大犯罪活动,这将被视为一种重大立功表现。
如果犯罪分子检举的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也将被视为一种重大立功表现。
如果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行为,也将被视为一种重大立功表现。
如果犯罪分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也将被视为一种重大立功表现。
如果犯罪分子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也将被视为一种重大立功表现。
如果犯罪分子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也将被视为一种重大立功表现。
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有一定的限制,具体如下:
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保管人需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和物品性质说明,并具备相应保管条件。若违反规定擅自保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存货人应说明物品性质,保管人有权拒收违规仓储物。单位犯罪将被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有期徒刑的执行地点和执行内容。执行地点包括监狱、看守所和未成年犯管教所等。执行内容主要包括有期徒刑的期限、执行场所、劳动和教育改造以及刑期的计算等。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时,相关的法律文书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送达给执行机关。同时,执行机关应及时收押罪犯
我国刑法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有期徒刑的减刑规定及条件。在执行期间,罪犯如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减刑。具体减刑期限根据表现情况有所不同,且不同刑期罪犯的减刑条件也有所区别。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可以不受减刑期限的限制。减刑的条件包括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