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有期徒刑 >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规定是啥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规定是啥

时间:2025-01-1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8747

过失犯罪的定罪

过失犯罪行为本身具有可能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性,属于不适当且应受谴责的行为。

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结果时才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需承担刑事责任。因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愿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导致发生这种结果,构成过失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

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构成犯罪。

(一)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导致这种危害结果发生。例如,某甲挖坑蓄水,结果导致一名儿童溺水身亡。某甲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某甲在挖坑蓄水时设置了保护设施,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然而,某甲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对儿童溺水身亡负有过失责任。

(二)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这种行为常见于过于自信,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而发生。例如,某驾驶员驾车经过无人看管的铁路道口,火车已鸣笛警告。某驾驶员本应停车让火车通过后再通过路口,但他自信能在火车前通过路口,结果与火车发生碰撞,造成车毁人亡的结果。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规定

根据刑法规定,重大交通事故、安全责任事故等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刑法未规定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行为人本应能够正确地认识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的联系,并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然而,他却在自己的自由意志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导致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有充分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疏忽大意过失犯罪怎么处罚

    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处罚和相关问题。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此外,还存在多种与公共安全、环境或行业相关的过失犯罪,具体罪名

  • 过失犯罪最高判什么刑

    过失犯罪在法律领域的定义和最高刑罚。过失犯罪是指因行为人的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的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其最高刑期为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具体量刑取决于罪名、犯罪实际情况、性质及情节等因素。在面临法律难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 对于过失犯罪的处罚是怎样的,法律上如何认定

    过失犯罪的处罚认定问题。法律上对于过失犯罪的处罚依据其严重程度而定,如过失杀人可能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认定过失犯罪需考虑其潜在社会危害性、错误行为性质及导致严重社会后果。量刑标准按照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则处三年以下有期

  • 赌博累犯又是股东判多长时间

    赌博罪的犯罪分子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是股东对量刑是没有影响的,依据赌博情节,从重进行处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

  • 累犯还加刑吗
  •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规定是啥
  • 教师过失犯罪要开除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