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亳州市谯城区法院的调查,2008年4月24日上午,方某某驾驶王某某的农用车在返回途中,不慎撞伤了玩耍的男童小佳,导致小佳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过当地交警部门勘查后,方某某被行政拘留,但未对事故做出责任认定。随后,谯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报案,对现场进行了再次勘查,并于5月8日将方某某刑事拘留。
去年11月19日,谯城区法院一审认定方某某犯有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要求方某某和车主王某某连带赔偿小佳的父母损失6万余元。
方某某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在上诉状中,方某某称自己没有撞到人,即使撞了人,也应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方某某的辩护人主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件。然而,该法第七十七条也规定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交警部门应参照法律规定办理。因此,方某某的肇事案应按照交通事故处理,构成交通肇事罪。
主办法官*尧解释称,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在交警部门管辖的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构成交通肇事罪。然而,方某某无证驾车的事故发生在乡间道路上,不属于交警部门管辖的范围,因此,方某某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根据《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而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构成犯罪,具体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和第二百三十三条定罪处罚,即分别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决定事故发生地点是否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是决定罪名的关键。
根据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法规处的解释,公共交通管理范围指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范围,即公路、城市道路和单位管理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地方,不包括乡间小道。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时规定“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交警部门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的规定,该处人士认为,这并不改变乡间小道属于“非道路”的性质。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醉酒驾驶的刑罚种类及法律依据。醉酒驾驶最高刑罚为拘役,但也可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列举了几种具体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受到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书不等于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或非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是审判实践中的常见多发案件,审判机关一般都是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非道路交通事故书认定当事人的责任进而依法处理该类案件。交通事故的赔偿鉴定通常都是由交警机关委托法医鉴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必要的,应当召集各方当事人,当场宣布复核结论。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道路交通事故一般情况下由所在辖区的交曾部门进行处理;而非道路交通事故一般由所在辖区的公安派出机构(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