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制出境与财产保全
《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了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措施是针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的,而限制出境措施是针对被申请人本人进行的。由此可见,限制出境不属于财产保全措施的范畴。在审判实践中,法院错误地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财产保全的规定来限制出境是不正确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6条中对限制香港、澳门当事人出境做出了规定,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该司法解释将限制出境作为其他强制性措施,与诉讼保全有所区别。2、限制出境与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民事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采取的强制手段。从保障民事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来看,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与限制出境的目的相同。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法院是依职权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强制措施,而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一般是以当事人的申请为依据;强制措施的采取可以针对任何妨害民事诉讼的人,包括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而限制出境措施一般只能针对案件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章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并不包括限制出境。遣送出境和驱逐出境的区别。遣送出境针对非法入境者,被遣送出境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入境;而驱逐出境适用于合法入境但在我国境内犯罪的外国人,危害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刑法层面适用对象包括在我国境内居留、停留并犯罪的外国人,以及在我国具有居留资格并在外国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在境内犯罪的驱逐出境规定。驱逐出境是一种刑罚,适用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情节严重的外国人,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该刑罚可以单独适用或与其他刑罚附加适用,判决由人民法院作出。外国人在中国
我国法律对外国人驱逐出境的限制。外国人被判处永久驱逐出境后无法重新入境。驱逐是将非本国公民从本国国土驱逐出境的行为。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外国人如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驱逐出境的处罚,需先执行完有期徒刑再
驱逐出境是否构成行政处罚的问题。驱逐出境既可作为刑事处罚也可作为行政处罚,具体取决于外国人是否涉及犯罪行为。对于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或出入境管理的情况,公安机关可决定驱逐出境。关于驱逐出境的不同观点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作为刑罚的驱逐出境与作为行政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