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 > 做假账判刑有金额限制吗

做假账判刑有金额限制吗

时间:2023-10-20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0579

做假账判刑金额的限制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做假账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偷逃税务,构成犯罪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而逃税罪的刑罚是有金额方面的限制的。

逃税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相同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将按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于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且未经处理的情况,将按照累计数额计算处罚。

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
逃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主体要件
逃税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主观要件
逃税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的情况,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逃税罪的主观要件一般是故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