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
时间:2025-07-23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自行申报义务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规定,年所得额超过12万元的个人应当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即使在纳税年度内已经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或向税务机关进行了自行纳税申报,年度结束后仍需按照相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无论个人所得是否足额缴纳税款,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都有自行纳税申报的义务。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高收入者履行纳税义务,维护税法执行力和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二、法律责任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如果未在纳税申报期内办理纳税申报,将承担两种不同程度的法律责任。第一种是未造成税款流失的法律责任。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如果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税务机关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种是造成了税款流失的法律责任。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如果纳税人未进行纳税申报,从而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税务机关将追缴其未缴或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这属于行政处罚,不需要移送司法机关。
三、行政法律责任与刑事法律责任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如果故意不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既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也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如果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或者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导致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偷税行为。税务机关将追缴其未缴或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如果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税务机关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即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如果故意不如实申报,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但未构成犯罪,将承担五万以下罚款的行政法律责任;如果造成税款流失,将承担不缴或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罚款的行政法律责任。
四、不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定罪量刑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个人如果故意不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造成税款流失,并构成犯罪,将被移送司法机关定罪量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导致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自行申报个税,未履行申报义务将承担法律责任。未造成税款流失的,可处以罚款;造成税款流失的,需追缴税款并罚款。故意不如实申报导致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偷税数额的不
-
书证
书证的定义和收集注意事项,以及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和鉴定结论等行政处罚中的证据形式。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案等表达思想内容的书面材料,用于证明案件事实。收集书证时需注意提供原件,并注明出处和加盖印章。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也有各自
-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措施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措施。政府可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制定规章设定行政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财物等。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
城管合同工是否具有行政执法权力
城管合同工是否具有行政执法权力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城管合同工不具备行政执法权力,而持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必须是在编工作人员,满足一系列条件。城市管理执法的行政处罚权范围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相关规定确定。《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对执法范围、执法事项的集中行使
-
不缴纳个税的后果有哪些
-
私募基金管理人税收都包括哪些
-
烟台地税网上申报系统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