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扭送的犯罪嫌疑人并不能被认定为投案自首,因为投案自首是指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主动向公安机关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被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减轻程度取决于犯罪的轻重程度。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果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视为自首。
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符合上述自首情节的条件,但如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如果因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了特别严重后果的发生,可以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正在实行犯罪、犯罪后立即被发觉、通缉在案、越狱逃跑或正在被追捕的人员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
根据规定,自动投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当事人首先需要主观上自愿投案,其次需要有客观上的投案行为。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称之为自动投案。如果是被动投案,如被亲友强行带到公安局或被警察发现后再投案,不能体现当事人投案的自愿性,也不能体现真诚悔罪。如果没有投案行为,司法机关无法管辖,即使当事人在家里真诚悔罪,也不能构成自首。
投案必须是在尚未归案之前进行。这包括以下情形:
投案对象包括公安机关、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以及犯罪人所在单位、基层组织等,甚至包括单位负责人或被害人等个人。只要犯罪嫌疑人向其中任何一个投案,都可以被视为自首。
犯罪嫌疑人只需要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即可被认定为自首。
一旦自动投案,犯罪嫌疑人应当直接接受司法机关的控制和制裁,直至最终审判完毕,才能算作完全的自首。如果在投案后逃跑,逃跑后又回来,也可以被认定为自首,这是对犯罪者积极投案的鼓励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自首和立功的具体法律解释。首先定义了自首的条件,包括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其中,自动投案涵盖多种情况,如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被规劝投案等。同时,文章还规定了如何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条件,包括犯数罪和共同犯罪的情况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自动投案的时间限制及相关量刑原则。自动投案指犯罪人在未被司法机关发现前主动投案。根据规定,犯罪人可在不同情况下自动投案,包括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等。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新刑法规定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量刑原则还需考虑犯罪的轻重、自首者的人身危险性
职务侵占案件中自首的减刑规定。根据不同的自首情形,犯罪嫌疑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减刑。若犯罪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时主动投案,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若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投案,可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此外,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