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醉驾后危险驾驶未报警肇事司机是否构成自首

醉驾后危险驾驶未报警肇事司机是否构成自首

时间:2020-05-2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378
饮酒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汽车都是十分危险的,法律严禁饮酒驾驶汽车,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汽车更是犯罪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醉驾后危险驾驶未报警肇事司机是否构成自首?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醉驾后危险驾驶未报警

李某和两个朋友在一起吃饭,三个人喝了两瓶白酒。喝完酒后,李某一个人开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相撞,致对方受伤。周围围观群众看到情况,立即拨打了110和120,李某留在现场,直到交警赶到,并陪同伤者到医院,支付了医疗费。后对李某进行了抽血检验,李某的血液酒精含量明显超标,属于酒后驾驶。

二、肇事司机是否构成自首

就该案而言,李某肯定属于醉驾,但李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不构成自首。李某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虽然留在现场,但没有主动打电话,积极报案。说明李某在主观上并没有对其醉驾行为自首的主观故意。

本文认为李某构成自首。因为李某明知自己饮酒开车,仍然留在现场,接受交警的询问,如实供述与朋友喝酒的事实,并积极支付医疗费用。应认定为自首。

一是从自首制度的立法本意上讲,是为了减少行为人的对抗情绪,减少司法成本,对认罪又真心悔过的行为人考虑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对自首是持一种鼓励、支持的态度。如果对危险驾驶罪的自首情节认定过于苛刻,或者认为不存在自首,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与其原地等待不如逃跑。我们要让行为人知道,发生事故后应迅速停车、报警、处理事故。这对于行为人来说是最有利的做法。

二是从法律规定层面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等司法解释对自首的认定都做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在最高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本案李某的行为就属于这一情形。另外,李某除了“自动投案”外,还“如实供述”了酒后驾车行为。完全符合自首的要件,应认定为自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戴罪立功的含义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 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投案自首体现了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

  • 案情经过

    启东市一起交通事故的案情经过。被告人顾某兴驾驶出租车在临时停车开启车门时,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导致电动自行车骑乘人戴某丹倒地并造成其死亡。经过责任认定,顾某兴承担主要责任,被害人承担次要责任。顾某兴在事故发生后自愿补偿被害人一方,并在刑事诉讼期

  • 二次手术期间的误工费应否支持

    2013年8月15日,被告解某驾驶车辆与原告姚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姚某受伤。交警认定姚某负次要责任,解某负主要责任。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姚某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71113.20元,解某赔偿32968.93元。2015年,姚某再次起诉

  • 工伤伤残鉴定申请是否有时效限制?
  • 伊某伟交通肇事
  • 对如何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