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进行的法律行为。协议的成立需要房屋拆迁双方的当事人参与,若只有一方当事人参与,则协议关系无法建立。
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享有法律地位的平等。首先,无论双方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如何,都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另一方;其次,体现了房屋拆迁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即当一方获得某项权利时,也需承担相应的义务。任何明显不公正的协议都可以被撤销。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是合法行为。所谓合法行为是指按照房屋拆迁法规定的要求进行的行为。例如,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社会组织作为房屋拆迁协议当事人必须具备法人资格;签订协议的承办人必须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权证明;委托代理人订立协议必须经过合法手续;被拆迁人在签订协议时,需要提供产权证书、使用权证明等法律文件。任何违反法规规定或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协议都是无效的。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一种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协议的当事人根据协议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房屋拆迁安置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甲方村与乙方公司之间关于土地征用的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土地信息、征地补偿费用、用地手续办理、文件提供和协议份数等。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共同遵守执行。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协议内容包括拆迁补偿方式、安置用房标准、产权调换方式、搬迁期限与过渡方式等。此外,协议具有法律行为、法律地位平等、合法行为、具有法律效力等特征,且必须为书面形式,是一种双务有偿协议。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安置房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和保护问题。安置房转让协议依法成立,具有法律约束力,受到法律保护。但合同无效也存在法定情形。此外,拆迁安置房存在价格风险、共有人风险和房屋性质风险。买家需要谨慎考虑并了解相关风险,以便做出明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