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立功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1. 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经过查证属实。需要注意的是,揭发和检举的对象是他人的犯罪行为,如果是自己的行为,则属于坦白或自首,不属于立功。
2. 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并经过查证属实。这里的重要线索指的是对侦破案件具有决定意义的线索。司法机关应该对犯罪人向其提供的这些重要线索进行查证。
3. 阻止他人进行犯罪活动。犯罪行为人阻止了其他人进行犯罪活动,有利于减少社会危害性,保护社会利益。
4.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
5. 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
重大立功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1. 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并经过查证属实。
2. 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并经过查证属实。
3. 阻止他人进行重大犯罪活动。
4.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
5. 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等的“重大”,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了解不属于立功的情形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认定为立功的情形,具体如下:
以下三种行为不能认定为立功:
1. 非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为了使犯罪分子得到从轻处理,犯罪分子的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不应当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
2. 没有指明具体犯罪事实的“揭发”行为。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时没有指明具体犯罪事实,揭发的犯罪事实与查实的犯罪事实没有关联性,不能认定为立功表现。
3. 犯罪分子提供的线索或协助行为对于其他案件的侦破或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抓捕没有实际作用。
以下四种来源线索和材料不得认定为立功:
1. 本人通过非法手段或非法途径获取的。
2. 本人因原担任的查禁犯罪等职务获取的。
3. 他人违反监管规定向犯罪分子提供的。
4. 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提供的。
不能认定为立功表现的情况包括: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时没有指明具体犯罪事实,揭发的犯罪事实与查实的犯罪事实没有关联性,提供的线索或协助行为对于其他案件的侦破或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抓捕没有实际作用。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您可以在手心律师网上获得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抢劫罪中不同情境下的刑罚认定,包括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以及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根据不同的情形和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准确认定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标准和建议。
国家荣誉称号的具体名称的确定和相关法律的颁布情况。国家设立了不同的勋章和荣誉称号,以表彰在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同时,文章还讨论了侮辱国旗、国徽罪的认定,包括行为人的故意性、行为危害程度以及与其他犯罪行为的界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