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减刑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受刑人展现出重大立功行为。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重大立功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在服刑期间,受刑人发现他人正在进行重大犯罪活动并加以制止。
在服刑期间,受刑人发现他人在监狱内进行重大犯罪活动并进行告发,或者获知他人在监狱外有重大犯罪活动的线索并进行揭发。
受刑人具备学科专长,在服刑期间认真研究科学技术,做出发明创造或者重要技术革新。
在他人的人身遭受严重危险的情况下,犯罪人奋不顾身,抢救他人。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的关键时刻,受刑人积极参与救灾抢险,表现出色。
这是一个空缺的规定,用来容纳前面五项未包括的情况。只有与前面五项相当的情况才能被视为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从而获得减刑。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提供真实证据,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便侦破其他案件。对于有立功表现的个体,可以适用轻判或减轻处罚。而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个体,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所谓重大立功表现是相对于一般立功表现而言,主要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重大犯罪行为,如揭发犯罪集团或团伙,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便侦破重大犯罪案件。对于多次立功的个体,也应视为重大立功表现。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立功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表现出立功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包括自首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仍有机会通过立功表现影响自己的刑罚。
立功的定义和条件。首先明确了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且必须查清具体犯罪事实及查证属实后才能认定为立功。接着列出了不应认定为立功的几种情况,包括亲友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最后对重大立功的认定及立功的处罚决定进行了说明。对于具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