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如果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由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发包方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在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进行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七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解工作,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3年1月3日颁布的《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争议。根据第十四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不作为争议案件受理。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作为承包方,集体土地所有者代表作为发包方,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对已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予以确认。
土地承包法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是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法律依据。
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基层政府,法律赋予了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职责。乡镇人民政府主要依据土地承包法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原告郑某兴和被告耿某善在城口县同一乡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引发的纠纷。最初双方为了退耕还林地连片而达成了口头互换协议。然而,被告后来反悔并阻止原告耕种互换后的土地。经过法院审理,确认了双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的有效性,并判决被告停止侵害。文章还
土地承包方式的分类,包括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家庭承包主要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农户,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承包期较长,权利义务法定。其他方式承包则更注重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承包对象更广泛,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样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换协议有效,且互换土地耕种可视为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未经过村委会备案,但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备案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土地互换后土地补偿款的归属问题。在双方完成互换登记或备案行为后,补偿款应归属于互换后的土地承包人。文章详细阐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方式。此外,还介绍了互换的性质和效力以及土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