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
确有悔改表现主要包括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加学习、劳动和完成生产任务等。确有立功表现主要包括揭发、检举监内外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制止他人犯罪活动、在生产中有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在日常生活中舍己救人等。只要劳改犯具备其中一项条件,就有资格减刑。2. 重大立功表现。
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等。符合重大立功表现的劳改犯应当减刑。1. 减刑的幅度。
减刑的幅度应当根据不同的刑种和刑期加以确定。对有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减刑幅度一般不超过一次减刑不超过刑期的三分之一。对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减刑幅度一般不超过一次减刑不超过二十年有期徒刑。2. 减刑的起始。
减刑的起始时间应当根据不同的刑种和刑期加以确定。对有期徒刑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以上方可减刑。对无期徒刑罪犯,减刑的起始时间要适当延长。3. 减刑的间隔。
减刑的间隔是指同一劳改犯前后两次减刑的时间距离。对于有期徒刑罪犯,两次减刑之间一般以间隔一年以上为宜。对于无期徒刑罪犯,减刑的间隔一般不得少于二年。1. 对有期徒刑罪犯的减刑。
由罪犯所在监区(分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呈报名单在罪犯中公示,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核,监狱长批准后,由监狱提出书面建议,提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2. 对无期徒刑罪犯的减刑。
由罪犯所在监狱提出书面建议,报请省(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请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3.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减刑的结果应当在罪犯中公开。
1. 对特定罪犯的限制减刑。
对符合减刑条件的职务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罪犯、恐怖活动犯罪罪犯、毒品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及毒品再犯、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罪犯,减刑的幅度和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有一定的限制。2. 对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的限制。
对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减为无期徒刑后,不得再减刑或者假释。3. 对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的限制。
对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但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1. 对未满十八周岁且罪行不属于刑法规定情形的罪犯的减刑。
对在报请减刑前的服刑期间未满十八周岁且罪行不属于刑法规定情形的罪犯,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积极参加学习、劳动的表现应当视为确有悔改表现。对这类罪犯的减刑幅度可以适当放宽,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不得超过相应幅度和时间的三分之一。2. 对老年罪犯、患严重疾病罪犯或者身体残疾罪犯的减刑。
对老年罪犯、患严重疾病罪犯或者身体残疾罪犯的减刑应当主要考察其认罪悔罪的实际表现。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难以自理的罪犯的减刑幅度可以适当放宽,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不得超过相应幅度和时间的三分之一。3. 对再犯的限制。
劳改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的,减刑的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要适当延长。对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减为无期徒刑后,五年内不予减刑。罚金作为刑事判决附加刑的性质与执行方式,以及减刑政策的制定和相关限制。罚金需交到法院而非监狱,监狱仅负责递送材料。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了常规减刑,其他刑罚执行中也存在减轻问题,如罚金的酌情减少或免除以及剥夺政治
无期徒刑犯的减刑条件与限度。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能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可获得减刑。重大立功者可不受期限限制。但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有最低期限要求,且若在执行期间重新犯罪,减刑起始时间会受到限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后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是有效的,因为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的计算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开始。根
减刑间隔时间不得低于上次减刑减去的刑期。